摘要:春耕时节一到,村里不少乡亲就来问我:“王叔,为啥我播的种子要么不发芽,要么长出的苗蔫蔫的?”其实这事儿不难。我种了28年菜,从最初播10粒只发3粒,到现在随便撒种都能齐刷刷冒芽,全是实实在在摸索出来的门道。种子发芽这事儿,不靠高科技,就靠“选得准、处理得对、护
春耕时节一到,村里不少乡亲就来问我:“王叔,为啥我播的种子要么不发芽,要么长出的苗蔫蔫的?”其实这事儿不难。我种了28年菜,从最初播10粒只发3粒,到现在随便撒种都能齐刷刷冒芽,全是实实在在摸索出来的门道。种子发芽这事儿,不靠高科技,就靠“选得准、处理得对、护得细”,听我慢慢道来。
选种:别贪便宜,沉底的种子才可靠
咱种地人都知道,“好种出好苗”,选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早年我年轻不懂事,贪便宜买过打折的陈种子,播了半亩地黄瓜,最后只冒了7棵芽,白忙活一场。从那以后,我选种就定了俩规矩:
一是“眼观手摸”:先把种子倒出来,挑掉干瘪、有霉点、虫蛀的,只留饱满、颜色鲜亮的。你攥在手里,能感觉到沉甸甸的,那才是有活力的好种子。二是“清水筛选”:把挑好的种子放进盆里,倒上清水,泡10分钟,把飘在水面的全扔了,那些都是空壳或瘪粒,沉底的才是“硬通货”。
去年村里小李种白菜,没筛选就播了,最后发芽率才六成;我让他按我的法子选种,第二次播种,苗长得密密麻麻,还得间苗呢!另外,听我一句劝,别用陈种子,哪怕看着完好,放三年以上的菠菜、香菜种,发芽率能掉一半,咱别瞎忙活。
浸种催芽:按种子“脾气”来,别瞎泡
选好种还不够,得给种子“松松绑”,让它醒过来。不同种子“脾气”不同,处理法子也得对症,我这都是土办法,却比啥都管用。
像黄瓜、南瓜、苦瓜这些硬壳种子,种皮太厚,水渗不进去,我就用砂纸轻轻蹭几下,或者烧一壶55℃的温水,边搅边泡15分钟,再转常温泡一夜,这样种皮软了,发芽就快。而香菜、芹菜、大葱这些“懒种子”,有休眠期,光泡没用,我就用湿纸巾把它们包起来,放进冰箱冷藏10天,拿出来再播,7天准能齐刷刷冒芽。
还有个消毒的小窍门,不管啥种子,浸种后我都用淡紫色的高锰酸钾水泡10分钟,冲干净再播,这样种子不带菌,发芽后不容易烂根。前年邻居张婶种辣椒,没消毒,发芽后苗全烂了,后来按我这法子来,苗长得壮实得很。
育苗:温度湿度控制好,种子才肯“醒”
种子就像小娃娃,得给它舒适的环境才肯长。我育苗从来不用复杂设备,就用家里的旧木箱、湿纸巾或者菜园里的细沙土,关键就俩字:温、湿。
喜温的菜,比如番茄、辣椒、茄子,得放在25 - 30℃的地方,我冬天就放在炕头旁边,春天就搁在南墙根儿晒太阳;耐寒的白菜、萝卜、豌豆,15 - 20℃就行,放阴凉通风处就好。温度不对,种子就“睡大觉”。去年村里小王把辣椒种和白菜种放一块儿,白菜发芽了,辣椒却没动静,就是温度没控制好。
湿度也得拿捏好,基质要“湿润不粘手”,我每天清晨都用喷壶细喷点水,别用瓢浇,不然种子会被冲跑。用木箱育苗的话,每天得掀开盖子透15分钟气,不然种子会发霉烂掉。还有光照,生菜、芹菜发芽得见点散射光,别盖太严;番茄、黄瓜发芽得避光,盖层湿纸巾反而长得快,这些都是我一次次试错得出的经验。
管护:间苗要狠,炼苗要早,苗才壮
种子发芽只是开始,想让苗有活力,后期管护得跟上。不少乡亲舍不得间苗,觉得苗多产量高,其实错了!幼苗长到2 - 3片真叶时,就得下手间苗,弱苗、畸形苗全拔掉,只留壮苗,苗距保持2 - 3厘米,不然挤在一块儿,谁都长不好。
我早年种茄子,舍不得间苗,最后苗长得跟豆芽似的,移栽后死了一半。后来狠心间苗,苗长得粗粗壮壮,移栽成活率百分百。另外,发芽后得让幼苗见见风,每天通风2次,每次15分钟,慢慢适应外界环境,别一直闷着,不然一移栽就蔫。
等苗长到4 - 5片真叶,我会浇一次稀释的豆饼水,或者兑点磷酸二氢钾,薄肥勤施,苗更壮实,后期结果也多。还有种子储存,收下来的种子晾干后,装在布袋子里,挂在阴凉干燥的屋檐下,别受潮,来年播种照样有劲儿。
避坑:这3个错别犯,不然白忙活
最后给乡亲们提个醒,这3个坑别踩,不然前面的功夫全白费:一是别用冷水浸种,低温会让种子“犯困”,甚至烂掉;二是基质别太干或太湿,过干种子缺水,过湿缺氧烂胚;三是发芽后别直接暴晒,嫩叶经不住晒,一晒就蔫。
咱种地过日子,都讲究个“用心”,对待种子就像对待孩子,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你实打实照料它,它就给你长满菜园的绿,结出满筐的果。这些都是我种了二十多年菜摸索出来的土办法,没有花哨的,却句句管用。
声明
本文是我种了28年菜的实操经验,都是地里摸索出来的门道,没有半点虚的。各地气候、土壤不一样,乡亲们按自家地块的情况稍作调整就行。如果是大规模种植,建议多问问当地农技站,心里更有底。
来源:菜菜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