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从中国的人口趋势来看,彩礼不仅不会消失,还会越来越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7:13 1

摘要:说实话,现在彩礼这事儿在农村和一些小城市闹得挺凶,好多年轻人因为这个结不了婚,或者结了婚也背一屁股债。别以为这是小事儿,它跟国家整体人口走势紧密挂钩。从数据上看,中国人口已经在负增长轨道上跑了好几年,出生率低迷,结婚人数直线往下掉,可彩礼价格偏偏逆势上扬。这不

说实话,现在彩礼这事儿在农村和一些小城市闹得挺凶,好多年轻人因为这个结不了婚,或者结了婚也背一屁股债。别以为这是小事儿,它跟国家整体人口走势紧密挂钩。从数据上看,中国人口已经在负增长轨道上跑了好几年,出生率低迷,结婚人数直线往下掉,可彩礼价格偏偏逆势上扬。这不是巧合,而是人口结构失调闹出来的结果。

中国总人口从2022年开始连续三年负增长,到2024年底,全国人口是14亿828万,比前一年少了139万。出生人口只有954万,出生率掉到6.77‰,死亡人口却有1042万。专家预测,如果年轻人继续不爱生二胎三胎,50年后人口可能缩水到5.8亿。

这数据听着吓人吧?结婚人数也跟着崩盘,2024年前三季度只有474.7万对,同比下滑16.57%,全年估计首次破600万对大关。历史上,21世纪头几年结婚人数还一路往上窜,现在倒好,创下1980年来的最低点。为什么?经济压力大、工作强度高、房价高企,这些都让年轻人望婚生畏。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年轻人扎堆,可他们996工作制下哪有时间谈恋爱?更别提养孩子了。

人口负增长的根子在哪儿?一方面是老龄化加速,另一方面是生育意愿低。过去一孩政策执行严格,导致现在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严重歪斜。全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尤其是农村和北方地区,男生多得像批发似的。2023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意思是每100个女生对应105个男生,但实际在20-35岁这个结婚黄金期,男生多出近3500万。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些地方根深蒂固,二胎三胎家庭很多就是为了拼儿子,结果新生儿性别比越来越高,2024年大概是111男生对100女生。这不光是文化问题,还跟医疗技术有关,好多人通过各种手段选性别,生男孩的概率被人为拉高了。结果呢?女生成了稀缺资源,男生想结婚就得出血本。

彩礼这玩意儿,本来是传统习俗,男方给女方家点钱表示诚意,可现在变味儿了,成了天价交易。江西、福建、河南这些地方彩礼平均30万到38万不等,全国平均10万,但地区差得老大。为什么涨得这么猛?就是因为女生少,男生多,供需不对等。女生家长一看闺女抢手,索性狮子大开口,彩礼水涨船高。

农村尤其严重,转型期以来,高彩礼婚姻层出不穷,彩礼水平从几万窜到几十万,给农民生活添堵。新农村建设本来想改善民生,结果高彩礼让不少家庭债台高筑,影响经济发展。政府也看不下去,2023年就开始打击天价彩礼,江西等地村规民约限额,可效果有限,因为根子在人口失衡上,没解决源头,彩礼就降不下来。

年轻人大量南下,北方人口外流严重,南方出生人口占全国大头。广东2024年新生儿113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占全国近八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大城市抢人政策猛,落户补贴多,年轻人去了买房结婚就定居了,不回老家了。过去打工是临时性的,赚点钱回家,现在是彻底搬家。

结果北方男生比例更高,女生外流到南方找机会,本地婚姻市场更挤。河南、山东这些地方,男生想娶媳妇,得跟全国竞争,彩礼自然贵得离谱。江西为什么彩礼全国出名?因为性别失衡最严重,女生少,家长觉得闺女值钱,就漫天要价。有些分析说,这跟过去性别选择性堕胎有关,遗留问题到现在爆发。

经济因素也搅局。结婚成本高,不光彩礼,还有房子车子装修,这些加起来上百万。年轻人收入跟不上,房价在二三线城市还居高不下,结个婚等于买套房。女方家长要高彩礼,其实也是变相补偿,因为结婚后女生多半跟男方过,女家觉得亏了,得要点钱养老。

农村女性地位不高,结婚后财产继承少,彩礼成了她们的保障金。可这对男生不公平,尤其是穷地方的男生,攒钱娶媳妇得借债,婚后还贷压力山大。结果呢?越来越多男生当光棍,女生也宁愿单身不将就。结婚率下滑,反过来又推高彩礼,因为剩女更少,竞争更激烈。

政府想管,但不容易。2025年,彩礼还在涨,政府推更多婚姻来提出生率,可高彩礼正好挡路。有些村子想限价,但执行难,风俗根深蒂固。国外看中国这事儿,也觉得是性别失衡闹的,一孩政策后遗症。

专家说,彩礼上涨是市场调节,女生稀缺就贵,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长远看,得推动男女平等,提升女性权益,让彩礼回归礼节性,而不是经济交易。教育年轻人改变重男轻女观念,也很重要。开放移民或许是个思路,引进海外华人补充人口,但这得慢慢来。

人口趋势下,彩礼问题还会纠缠好一阵子。出生率低,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这些都会放大婚姻难题。北方农村男生最惨,女生外流让他们更难娶媳妇,彩礼只会更高。南方城市虽好,但房价高,年轻人也结不起婚。

整个社会得反思,靠限价治标不治本,得从人口均衡入手。推动城乡一体化,鼓励女生回流,改善农村经济,这些都能缓和矛盾。否则,彩礼这事儿会越来越棘手,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说到底,彩礼涨不是谁的错,是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年轻人别急,社会在变,观念在更新。政府多出政策,教育多宣传,慢慢就能好转。但短期内,彩礼不会消失,还会因为竞争加剧而涨。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婚姻,别让钱挡了幸福路。人口问题是大势,得全社会一起努力。

来源:册叶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