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不要总盯着年轻时的“成就”,而是学会享受当下,善待自己。
看到这些关于老年人心态调整的建议,我倒是觉得挺实在的。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不要总盯着年轻时的“成就”,而是学会享受当下,善待自己。
现在城市里春节空巢老人多了,像社区办的那些“银发讲师团”还挺火,老人在传技能、交朋友中找回了价值感。
这种改变其实挺不容易的吧,有时候是一种勇气,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我觉得,数字技术这方面其实挺“杀手锏”。
只要学会用手机视频聊天、加入线上兴趣群,就能大大缓解孤独感。
毕竟岁数再大,也能学点新东西,可不是只有年轻人才会用这些。
再说了,参与志愿服务还能帮助自己走出阴影,感觉挺有意义的。
而且,健康管理的新概念也不能落下,运动、脑力锻炼都能帮我们变得更有活力。
那种感恩日记、正念冥想听起来好像很套路,但实际上坚持下来会发现心情会特别轻松。
有人说,老了最怕的不是身体不行,而是没有精神寄托和被忽视。
多点社交、多点自我投资,其实就能让晚年变得充实又温暖。
大部分老人都不是想“躺平”,而是想在晚年活得自在、有人味。
不过提醒一句,别被那些高科技养老产品忽悠了。
要懂得保护自己,和子女沟通也别指望所有关心都一模一样,设定个合理期待才是明智的。
总之,顺其自然多点弹性,积极迎接新的生活方式,才能在晚年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就像说的,幸福其实就是找到能让自己微笑的那点事,别人为你铺平了路,你自己走得更踏实。
来源:芷若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