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就是第二届“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10月8日,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狠人”带着一把柴刀和最基础的衣物走进山林。截至11月12日,赛程已过30天,场上仅剩15名选手。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余皓 | 前商业财经资深记者
11月的国内互联网,流量的聚光灯没有打给精致的偶像或烧钱的电影,而是对准了湖南张家界七星山的一片原始丛林。
这里没有剧本,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一场“粗粝”到近乎残酷的生存狂欢。
这就是第二届“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10月8日,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狠人”带着一把柴刀和最基础的衣物走进山林。截至11月12日,赛程已过30天,场上仅剩15名选手。
这场赛事的病毒式传播,不依赖明星,而是靠着参赛者真实的“惨状”。
比如云南95后女选手“冷美人”是仅存的女性,靠采野果野菜充饥,手指和嘴唇开裂,灰头土脸,与赛前判若两人,已瘦十余斤。
以及医学生林北因极度缺盐出现水肿乏力,为了活下去,他开始捕捉蟋蟀和蚂蝗补充盐分。
还有退役特种兵王昌繁一度是夺冠热门,却在瘦了25斤、身体到达缺盐极限后宣布退赛,只留下一句“退出反而是一种胜利”。
连“贝爷”贝尔·格里尔斯也为这场赛事“点赞”。一时间,全网都在围观这场“饥饿游戏”。
喧嚣背后,一个核心的财经问题浮出水面,这场看似原始的比赛,究竟是张家界景区一次高明的、以小博大的低成本营销事件?还是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中国本土原创的、现象级生存IP的混沌序章?
分析这场狂欢,必须先拆解其背后的操盘手,张家界地方政府和景区。
作为老牌5A级景区,张家界面临着所有传统旅游目的地共同的焦虑:如何吸引Z世代的注意力,如何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
根据《2025年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奖励实施方案》,当地政府正不遗余力地鼓励流量变现。
该方案明确规定,在境外社交媒体宣传张家界,单条播放量达500万以上,奖励3000元;在抖音、小红书发布正能量内容,综合评选10个优秀作品,给予3万至10万元奖励;对具有可持续性、引流效果好的大型文化体育类活动,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补贴支持。
从财经角度看,张家界的策略远比单纯砸钱请网红高明。比如花费10万元奖励一个顶级网红,产出几条精致但可能“广而告之”的视频,相比于拿出40万元作为奖金池,撬动了100名参赛者在几十天内持续不断地生产第一视角内容,前者影响力瞬间相形见绌。
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公共议题,吸引了全国媒体、MCN机构和无数自媒体的免费、自发传播。
这场赛事的病毒传播引擎,只有一个词:真实感。
当观众厌倦了真人秀的“剧本”,张家界提供的“粗粝感”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赛事走红后,网络一度出现“选手提前埋食物”的作弊质疑。面对这种可能摧毁赛事根基的指控,赛事方反应迅速且透明:赛事方工作人员公开回应“不可能”,强调比赛场地“严格保密”,且有“实时监测”。
已退赛的选手也证实,进入哪片场地是临时抽签,“事前不知道比赛场地”。
此外,张家界挑战赛正在产生“虹吸效应”。据报道,25岁的大连女生赵铁柱,在另一场海岛求生赛中35天瘦28斤、吃了约50只老鼠并夺冠后,已公开宣布“决定报名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
当挑战赛不再需要海选寻找选手,而是开始吸引全国的顶尖生存爱好者主动“打卡”时,它就从一个活动进化为了一个品牌,开始具备了打造职业联赛和人才梯队的IP雏形。
但从一个网红营销活动到一个成熟商业IP,中间还隔着巨大的鸿沟。
这条鸿沟,在与全球最顶级的生存类节目美国版《幸存者》的对比中,显得尤为清晰。
此次挑战赛,本质是一场极限运动赛事。它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对抗,规则只有活下去这么简单,其间的戏剧性也是偶发的。
而《幸存者》本质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电视节目。它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对抗,其IP版权的真正价值,在于那套被验证了40多季的“口袋世界”规则,其戏剧性是必然的。
财务结构最能暴露商业模式的本质,张家界是在为“结果”付费(赢家获得奖金),而《幸存者》是在为“人才”付费(参与全员支薪)。
在《幸存者》中,所有参赛者都会获得报酬。哪怕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人,也能拿到几千美元。排名第12的选手也可能拿到2万美元。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演员,是签约来完成一场媒体制作的“人才”。
而在张家界,选手是运动员。根据规则,如果你在第9天退赛,你一分钱也拿不到。这决定了双方的关系,一个是“雇佣”,一个是“竞技”。
此外,价值的锚点也不同。《幸存者》的主持人杰夫·普罗斯特年薪高达800万美元,因为他同时是执行制片人和节目运作人,他是那个掌控故事节奏的人。而张家界挑战赛目前的价值,100%系于“选手真实的苦难”之上,这是一个极其吸引人,但也更不可控、更不稳定的资产。
首先必须明确,张家界已经赢了。
无论是七星山景区、承办方“老六荒野”,还是赞助商“骆驼”,都是这场狂欢的胜利者。
他们成功地用40万奖金的杠杆,撬动了一场现象级的全网营销,完美达成了《2025年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奖励实施方案》所设定的“文旅3.0”KPI。
据张家界七星山景区总经理介绍,景区已在计划举办第三季、第四季,冠军奖励可能会提升至50万元。
但想要完成成为IP的关键一跃,承办方必须做出一个关键的投资转向:将资源从“提升奖金”转向“研发赛制”。
他们必须从寻找故事,祈祷选手里出现林北这样的“神人”,转向制造故事,通过规则设计来确保戏剧性的发生。
他们需要将这套“粗粝”的体验产品化、规则化。是否能引入某种既不破坏真实感,又能确保产生冲突的赛制。
这是从“网红”到“长红”的终极一跃。
张家界已经创造了一场成功的病毒式营销事件,它是否能进化为中国第一个全球化生存IP,取决于它的操盘手们,是否拥有足够的野心——停止售卖地点,开始售卖游戏。
来源:变局TheChan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