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没想到,汕头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广济桥,已成为全国焦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09:34 1

摘要:那桥有名,也不光是现在有名,听说很久以前就是个大工程。白天看是石墩子连着木板路,晚上看就是一条发光的长龙卧在江上,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可人一多,看啥都有点费劲,光顾着挪步子了。

潮州那座广济桥,我是真去看了。好多人都说那桥好,去了才知道,人比桥还多。

桥上灯一亮,人就往前挤,啥也挡不住。

那桥有名,也不光是现在有名,听说很久以前就是个大工程。白天看是石墩子连着木板路,晚上看就是一条发光的长龙卧在江上,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可人一多,看啥都有点费劲,光顾着挪步子了。

这桥怪得很,中间不是石头连着的,是拿船给你拼起来。白天船拉走,路就断了,大船就能从江里过。

古时候的人真能想办法,那时候没机器,建这么个东西得花多少力气?现在这开关桥成了表演,专门给人看的,想看的话得提前看看日子,不是每天都有。碰上风大雨大的天气,人家也不开,安全第一。

说起去看桥,怎么去得先弄明白。你要是奔着古城和桥去的,就买到“潮州站”的票,下了车离古城不远,花点钱打个车,十来分钟就到了,不折腾。要是买到“潮汕站”,那地方大,车也多,离古城就远了,打车得四十分钟往上,路上还堵,心里急。

到了桥头,别急着上桥。先看看边上的城楼,叫广济楼,高高大大的,守着桥。晚上开了灯更好看,那砖头缝里都透着光。桥本身也有两个名字,一个广济桥,一个湘子桥,老人家都叫后者,说跟个神仙有关系,桥边上还有庙。

这桥上的木板路,走起来要小心,缝隙不小。女同志的鞋跟细了,容易卡进去。拍照的时候别光顾着自己,旁边人来人往的,让一让。江上的风也硬,帽子可得抓牢了,不然一吹就掉水里,捞都捞不回来。

那里的牛肉吃法不一样,不是拿来炖的。切得薄薄的,放进滚水里晃几下就得捞出来,不然就老了,白瞎一块好肉。

走累了就得找吃的。牌坊街那一带全是吃的,人也多。牛肉火锅店一家挨着一家,什么吊龙、三花趾,我也分不清,就听老板的,他说哪个好就吃哪个。还有那个蚝烙,就是用生蚝和粉煎的饼,外面焦焦的,里面软,蘸点酱油吃,味道还行。

不想在牌坊街跟人挤,就往旁边的小路走。西马路那边有不少小店,门脸不大,看着不起眼,但都是本地人去吃的。味道不见得比大店差,价钱还实在。晚上饿了,可以吃一碗鸭母捻,就是糯米做的汤圆,汤里放了姜,吃下去身子都暖了。

除了桥和吃的,古城里还有个开元寺,是唐朝留下来的,很老了。里头的柱子又多又粗,木头上的雕刻细得很。进去以后别大声嚷嚷,安安静静看看就行。我们这种粗人也看不出太多门道,就是感觉那地方很静,跟外面的热闹是两个世界。

住的地方得想好。看着江景的,晚上车声也吵。住在老巷子里,房子是木头的,隔壁说话听得清楚,早上天不亮就有声音。

要是带着家里老人孩子,就别图那个老房子的味道了,找个有电梯的楼房住,离停车场近一点,搬东西也方便。节假日去,人多车也多,车最好停在古城外面的大停车场,然后走进去,不然堵在小巷子里动不了,那才叫麻烦。

去汕头那边也方便,离得不远。小公园那一片全是老骑楼,跟潮州不是一个感觉。那边的砂锅粥有名,海鲜多,一锅粥滚烫滚烫地端上来,鲜味直往鼻子里钻。晚上坐在路边吃一锅,风吹着,还挺舒服。

要是还想看海,就去南澳岛。过个桥就到了,不过上岛之前,要看看天气,台风天可千万别去。岛上的海鲜不少,吃之前一定把价钱问清楚了,称也要自己看一眼,免得吃完了心里不舒服。

反正去这一趟,就是走走看看,吃吃喝喝。不用把时间安排得太满,走哪算哪。桥上的灯每天都亮,街上的牛肉每天都卖,不用赶。慢悠悠地逛,累了就找个地方喝杯茶,那里的茶杯小得很,一口就没了,但能坐一下午。


我就想问问去过的朋友,你们当时去广济桥,是人挤人看热闹呢,还是真就为了看那座桥去的?在底下评论说说你们当时是啥感觉。

来源:乐观的旭日uLOf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