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大家还想着她会怎么继承“明星光环”,结果她偏偏搞起了自己的设计和直播生意。
你看,吴卓林这姑娘真是一路走得挺不一样。
以前大家还想着她会怎么继承“明星光环”,结果她偏偏搞起了自己的设计和直播生意。
你要说,真不愧是“星二代”里的“反派”,但这反的也挺有趣的。
她在香港“深水埗文创节”上带来一个“城市伤痕”系列,把回收布料变身成卫衣,价格还不便宜,售空70%,说明年轻人对她的接受度还挺高。
这系列的设计,从风格上看,有点粗糙却很有意思,就像用粗粝的手法在讲述城市的痛。
这也符合她一直以来“反精致”的标签。
她不追求华丽浮夸,反倒用这些“不完美”的细节吸引一部分年轻人的眼球。
你想,70岁的人可能还觉得这行为“不过如此”,但在年轻一代眼里,这就是真实、接地气。
而在直播方面,她也打出了“无滤镜、去网红化”的招牌。
最新数据显示,她的账号“卓林不卓”单月GMV破120万港币,客单价达到了326港币,远高于行业平均。
这不是普通的直播带货,而是以“真实”和“坦白”赢得了粉丝的心。
她把库存瑕疵品直接放到台上讲明,还主动降价30%,这份“真诚”打破了传统主播的虚假作秀,让人觉得“这真不是在演戏”。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她吸引了大量35-45岁女性粉丝,占比达到41%。
这说明她在这批人心中已经不再是“星二代”的符号,而是一个“用心做事”的普通人。
这种转变,跟她把父亲“成龙”抛到一边,甚至把所有相关内容都清除有关,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她更想用身体力行,告诉大家“我在学习怎么样成为自己”。
家庭关系方面也有新动态。
今年母亲节,吴绮莉发了和女儿的合影,还配文“补过的小团圆”。
有人分析,吴绮莉其实每月会参加一次或两次女儿的直播,扮演“神秘嘉宾”,介绍服装面料的知识。
显然,她们母女干这事,不再像过去那样高调炫耀,而是暗中配合,慢慢培养出一种“互相信任”的合作模式。
两个注册了“卓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但股份比例仅有10%,显得更像是“携手并进”的团队。
这一切都说明,吴卓林的变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明星变自媒体”。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标签化”,用“反精致”的真实感,赢得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
这也是她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身份重构”的秘诀——用“笨功夫”,把自己的痛苦、真实、平凡变成一份特色。
从行业角度来看,她这个案例其实给了很多“星二代”一个启示。
不要再试图靠“光环”遮盖自己,要用内容打动人。
这不仅是自我救赎,更是一种更接地气的商业策略。
她用“瑕疵品特卖”、用“广东话粗口”传达“真我”,这些反而形成差异化竞争。
反观娱乐圈的其他明星,还有多少人敢这样“丢掉光环”,用“真实”去走路?
再说,她的变化也折射出现代年轻人在看待明星、在看待成功时的一种新态度——真实不完美,反而更有人情味。
这也是当下社交媒体的反向趋势,不再追求“完美”的明星,而是喜欢看“活在当下”的普通人。
这不仅让她更接地气,也为她的未来打开新的可能。
所以,吴卓林这条路,虽然还在摸索,却已经证明——用真实和坚持,才可能真正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份“认同”。
这个过程或许不完美,但更有人味、更让人共鸣。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别畏惧“被标签”,勇敢做自己,才是最酷的活法。
来源:李哥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