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今,在京城的许多餐馆里有一道名为“乾隆白菜”的凉菜,颇为食客所青睐。其中一家餐馆还在菜单上做了简单介绍:“乾隆白菜是北京传统凉菜,属京菜系。相传因颇为清代乾隆皇帝赏识而得名。以白菜心为主料,搭配麻酱、蜂蜜、白糖、陈醋等调料凉拌制成,口感酸甜开胃、清新爽口。”
而今,在京城的许多餐馆里有一道名为“乾隆白菜”的凉菜,颇为食客所青睐。其中一家餐馆还在菜单上做了简单介绍:“乾隆白菜是北京传统凉菜,属京菜系。相传因颇为清代乾隆皇帝赏识而得名。以白菜心为主料,搭配麻酱、蜂蜜、白糖、陈醋等调料凉拌制成,口感酸甜开胃、清新爽口。”
有关“乾隆白菜”的由来,流传着三个版本。
其一:有一年初冬,乾隆皇帝胃口不佳,吃什么都不香。御膳房的一位厨师便以刚送进宫的白菜为食材,将菜心撕成片状,以麻酱、白糖、醋等调料拌匀,外观呈鹅黄色,酸甜适口,开胃舒心。乾隆品尝后大为赞赏,由此被称为“乾隆白菜”,多年后,这道宫廷御膳被传入民间。
其二:相传有一年除夕,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回京,至前门大街已是深夜,此时所有的餐馆都已打烊,仅有一家王记酒铺还未关门,便走了进去,点了几道小菜,其中一道为麻酱、陈醋凉拌白菜,别有味道。他觉得“王记酒铺”之名俗气,便赐名“都一处”,意为除夕夜京都独有的一处酒铺,并御题了“都一处”匾额。因这道凉拌菜得到乾隆的赞许,故称“乾隆白菜”。
其三:据传有一年腊月,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祀先帝(雍正),路经御道旁的一家村野小店,老板没有大鱼大肉伺候,便以乡间小菜烹饪几道吃食,其中一道以麻酱、陈醋、盐拌制的凉白菜颇为乾隆所青睐,回宫后让御膳房仿制此菜,故名“乾隆白菜”。
如此说来,这道“乾隆白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事实并非如此。
查阅清代《起居注》《膳底档》及《清宫御膳考》,均未提及“乾隆白菜”。清代乾嘉年间文学家、美食家袁枚所作《随园食单》对白菜的烹饪技法有所记述:“白菜炒食,或笋煨亦可。火腿片煨、鸡汤煨俱可”,并未提及凉拌白菜。清宣统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薛宝辰著有《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他寓居北京所见所闻的白菜相关各种烹饪技法,或焖或煨,或熘或煮,或炒或炸,都是热菜技法,也未提及“乾隆白菜”。梁实秋、唐鲁孙、老舍、汪曾祺等著名作家写过的美食文章中均提到白菜的吃法,独不见“乾隆白菜”。而京城著名老字号“都一处”历年的菜单上也没有这道菜。
“乾隆”系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语言文字礼俗,指为避用君主或尊长名讳而采用改读、缺笔、改字等方式。特别是遇到与本朝帝王名字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紫禁城的北门在明代称玄武门,清代因避讳康熙皇帝(玄烨)的名字而改为神武门。北京城外城西侧城门明代称广宁门,清代因避讳道光皇帝(旻宁)的名字而改为广安门。“乾隆”是帝王年号,以此为菜名称“乾隆白菜”实属“大不敬”,所以用当朝皇帝年号为菜名绝无可能。
据《中国蔬菜大观》载:白菜古名菘、黄芽菜,原产于南方,明代引种到北方,成化年始见在北京种植的记载。学者陆容《菽园杂记》云:“按菘菜即白菜,今京师每秋末比屋醃(腌)藏以御冬”。即南方蔬菜移植到北京后,菘菜(即白菜)开始在北方种植,入冬对白菜进行腌制。清代有关白菜的记载较多,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一统志》称:“今京师(农历)九月间,压担连车皆黄芽菜(即白菜),直至正月乃渐稀。”《光绪顺天府志》载:“按黄芽菜为菘之最晚者,茎直心黄,紧束如卷。今人专称为白菜。”《红楼梦》第八十七回紫鹃见黛玉因谈及南北之事触动心事,便问道:“姑娘们来说了半天话,想来姑娘又劳了神了?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姑娘想着好么?”其中的“火肉”即火腿。
清代及民国以后,白菜为冬日里北京人的当家菜,因味道鲜美,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其常见吃法包括清炒、凉拌、炖煮、腌制和做馅等,多达数十种,且每种做法各有风味。
白菜是清宫御膳的食材之一。据文献记载,清代御膳中白菜多为热菜。爱新觉罗·浩(溥杰夫人)在《食在宫廷》中便记载了御膳中有肥鸡火熏白菜、栗子白菜、糖醋辣白菜、猪肉白菜馅饺子等,但没有“乾隆白菜”。
乾隆皇帝的御膳中确实有白菜,但基本上都是炖着吃,而非拌着吃。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宫廷食谱中,燕窝炖白菜作为煨炖类菜品多次出现,还有红白鸭子炖白菜、猪肉白菜馅饺子等。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月内务府《膳底档》所记的晚膳谱上有“燕窝鸡丝香草丝戴白菜丝镶平安果一品”“白菜鸡翅肚子香覃一品”“肥鸡白菜一品”。另传御膳中有“燕窝拌白菜丝”,或许是凉菜,但其辅料及菜肴的外形、色泽与“乾隆白菜”相差甚远。
由此可见,所谓的“乾隆白菜”并非清代宫廷菜肴,故与乾隆皇帝无关,其名疑为现代人为取“名人效应”附会杜撰而得。但这道菜到底最早创制于京城的哪家餐馆,无从追溯。至少在2000年之前京城各大餐馆均无此菜,2010年左右才在一些餐馆中出现,可谓之“新派凉菜”。因其制作简单,酸甜开胃、清新爽口,颇受人们青睐。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