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私域直播被“最严”令封杀,微赞们从此退出历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2 19:27 1

摘要:如今随着合规监管的利刃落下,私域SAAS合规问题成为行业绕不开的生死考验,曾经躲在“技术中立”背后的服务商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私域直播曾是暗藏生机的“水下世界”,在野蛮生长中乱象丛生。

如今随着合规监管的利刃落下,私域SAAS合规问题成为行业绕不开的生死考验,曾经躲在“技术中立”背后的服务商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一切的转折点,始于10月27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专项公告,针对H5外链直播和云协作工具分享外链的专项整治,保健品、药品等重点品类首当其冲,虚假宣传成为打击核心。

图源:微信安全中心

这并非微信的突然袭击,2025年以来官方已对违规外链展开了至少三次的系统性治理,这次「直接切断传播路径」的监管堪称“史上最严”,短短几天,大量门店直播间链接失效,账号限流停播成为常态,不少商家业务几近归零。

微赞域名已禁止访问

《私域商业观察》就此事访问了业内人士,有消息称,大健康私域直播的头部企业微赞已遭全面封禁,无法开播,企业可能“面临解散”。部分曾经进入《中国营销智能生态图谱》的私域直播服务商,如今官网已无法打开。

这波治理彻底揭开了行业野蛮生长的真相,私域灰色产业链逐渐失控,而以“技术中立”为口号的服务商,实则与违规商家形成风险共振,难以独善其身。

面对行业震荡,难道私域直播从此只能退出市场?

私域直播的爆发期集中在2020至2022年疫情期间。彼时,线下实体店商业活动受限,各行各业掀起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直播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8%。

私域直播凭借低成本触达用户的优势,从边缘赛道走进主流视野,成为实体店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商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引流至直播间,能精准锁定核心客群,综合成本低于公域直播。

SaaS服务商依托微信生态,整合内容、互动、支付、电商等功能,为企业搭建起一站式互动和变现入口。随着公域平台发展趋于稳定,私域直播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受到各行业青睐。

车企、医院、电商、美妆、医美、连锁门店、教育机构等不同行业、不同体量的企业和个人,都成为私域直播服务商的客户。

在这波热潮中,国内第一批私域直播系统迅速崛起。

小鹅通、微赞为第一梯队,它们从知识付费赛道起步,早期核心服务于教育培训、会展活动等业态;诺云、千果、螳螂科技等后起之秀紧随其后;微乐播、倍效直播等垂直玩家则聚焦医美、大健康、教育电商等领域,共同瓜分市场蛋糕。

成立于2015年的微赞,从公众号工具开发起家,逐步成长为私域直播赛道的明星企业。面对超100万家企业客户和近6亿触达用户,微赞摸索出“标准化SaaS+行业化PaaS”的核心模式,实现快速扩张。

这一模式通过标准化SaaS满足80%客户的共性需求,再借助PaaS平台实现20%的行业特性灵活配置,覆盖教育、医疗、金融行业等行业。对头部客户,微赞还提供需求拆解到定制开发的全流程服务,形成“基础服务-行业方案-定制开发”的“全家桶式”体系。

近年来,微赞还推出“虚拟数字人”“3D虚拟直播间”等创新服务,宣称能帮助企业实现“无人直播”和沉浸式营销。

这些贴合市场需求的发展路径,曾让微赞得到资本青睐,获得高榕资本、IDG、浙银钜鑫等机构的巨额融资。

然而,在不断扩张的路上,技术支持逐渐变了味。各行业的需求曾是服务商成长的关键推力,但如今,也成为了掐住服务商咽喉的一双大手。

私域直播演化成“坑老”帮凶

面临合规之殇

近几年,企业直播有所退热,私域直播也主要集中在少部分行业进行,其中最大的就是大健康行业。服务商的收入命脉也很大程度交到了这些特定群体中。

根据某头部服务商2024年热销产品构成看来,当年促成的交易GMV突破百亿元,业务覆盖零售、健身、建筑等多个行业。但在38.1%的关键收入里,超过八成来自私域直播领域,而该领域85%的热销产品均为氨糖、羊奶粉等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一直是监管的重点领域。如硬币有正反两面,封闭式的场景特性,让私域直播逐渐沦为虚假宣传的温床,甚至演化成“坑老帮凶”。

2024年“3・15”晚会点名一批SaaS服务商后,私域直播投诉量爆发式增长,仅老年人保健品相关投诉就同比激增230%,超七成受害者为老年群体。

部分直播间专门收割老年人,用伪科学话术夸大保健品功效,打着“国学大师”“御医传人”等旗号误导消费者。更有甚者,直播间一结束立即销毁回放,让用户投诉无门。

这些乱象成为平台重点治理的对象。某头部服务商曾因“未尽到平台义务”被处罚,近年,连云港私域直播平台“潇洒甄选”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查处。

今年,治理风波再次蔓延全行业,不少服务商的链接遭到不同程度的封禁,部分甚至无法开放。

《私域》通过业内人士消息了解到,微赞主域名已经被封十几天,导致整个平台都无法开播,商家资金无法提现。如果后续不能解封开播,该公司将面临解散。“该平台业务中,可能有80%的商家都偏灰色产业。”

另外,《私域》从九天软件离职员工处得悉,“这波整治力度很大,九天内部已经在做转型”,而查询该公司官网,已经无法打开了。

事实上,在7月,不少直播平台就被曝光行业黑幕,服务商的技术成为推波助澜的关键角色。

部分服务商的付费套餐中,包含“人气膨胀”“机器人暖场”“评论造假”等功能,商家花几百元就能买到上万虚拟观众,营造虚假繁荣。

这些服务商的客户中,大健康行业占比不低。当这些技术被大健康行业客户广泛使用,风险便会迅速传导。这种“风险共振”让技术中立的说法显得格外苍白。

此前微信虽多次治理外链,但多聚焦内容管控,此次直接切断传播路径,无异于给服务商和客户都带来灭顶之灾。

而可以预见的是,这场震荡行业的监管治理,未来将进一步加重。私域直播已然不只是进入寒冬,更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监管高压之下,商家陷入两难,放弃私域直播意味着失去低成本获客渠道,继续经营则可能触碰红线。私域直播行业该何去何从?

答案其实很明确:私域直播不是不能做了,而是不能乱做了。

在曾经的规模扩张进程中,部分服务商一味以技术攻城略池,却忽视了合规体系建设,和业务发生了严重的系统性脱节。

而微赞们的经历已证明,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它要么成为规范经营的助力,要么沦为违规操作的帮凶。

当神话破灭后,私域直播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洗牌。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愿意为合规付出成本、主动建立信任的参与者。

对于服务商来说,这或许是最艰难的时刻,但也是回归商业本质的最好时机。

2025《图谱10.0》征集与发现:

私域直播面临生死洗礼

当前,弯弓研究院《中国营销智能生态图谱 10.0》正在开展收集与筛查工作。本次梳理覆盖近50家私域直播服务商,除部分企业官网无法正常访问外,多数企业表面看似安然无恙。

但行业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各垂直行业的直播需求未减,大健康等领域因银发群体持续涌入,需求仍在增长,不少新玩家也在持续入场;另一方面,合规整治的浪潮已蔓延全行业,“水底下的暗流”,行业内外都心知肚明。

这场合规整治虽让行业经历剜肉之痛,却是正本清源的必要之举。它能帮助优质服务商找准自身价值与发展方向,推动技术真正成为甲方业务的辅助力量。这也是本次图谱征集的核心目的。

如何让技术回归服务本质、助力行业合规发展?这不仅是私域直播领域的命题,更是全行业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来源:弯弓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