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是卖货,是卖前任的影子。”贾乃亮刚把新助理推到镜头前,弹幕就炸成一锅粥:侧脸、鼻尖、尾音上扬的“嗯?”全是李小璐的复制粘贴。网友边骂边截图,退货键按到发烫,30%的退单率直接把后台小哥干到凌晨三点。
“这不是卖货,是卖前任的影子。”
贾乃亮刚把新助理推到镜头前,弹幕就炸成一锅粥:侧脸、鼻尖、尾音上扬的“嗯?”全是李小璐的复制粘贴。网友边骂边截图,退货键按到发烫,30%的退单率直接把后台小哥干到凌晨三点。
为啥非要找个“平替李小璐”?圈里人扒了扒,去年9月这姑娘就签了保密协议,月薪五万,附带一条特殊KPI:模仿训练每天打卡,时长两小时,直属领导——贾乃亮经纪人。说白了,不是偶遇,是精心布景。
有人猜是旧情未了,心理学砖头的说法更扎心:创伤后应激+流量KPI双重夹击,把前任的脸做成流量密码,比投千川便宜多了。只是算盘打得精,口碑翻车也快:50亿GMV的“带货前三”秒变“带泪前三”,复购率23%,连刘涛的一半都不到。
更尴尬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踩雷。2021卖山寨机,2022给校园贷站台,每一次都精准踩中消费黑名单。团队想打“悲情前夫”牌,却忘了观众最烦把私生活当赠品。
另一边,李小璐安静卖货,自家女装店年入2000万,没直播、不吵不闹,连声明都懒得给。法律人士提醒:若“复制脸”涉及肖像权,官司随时敲门。
明星带货的尽头不该是狗血,而是货真价实。把前任当背景板,流量来了,信任没了。下一次再翻车,退货键可不会留情。
来源:小羊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