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岳阳·坐标①丨“忧乐之源”——岳阳楼下的千年文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10:26 1

摘要:在范仲淹笔下,洞庭湖的浪涌不再是迁客骚人的泪花,而是化作丈量家国情怀的标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哲思如君山银针,在时光的沸水中舒展成沉浮跌宕的生命姿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曼 田德政 陈砂 岳阳报道

在洞庭之滨,岳阳楼巍然耸立,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这座楼宇,在北宋庆历四年的春风里,被范仲淹的如椽巨笔重塑为华夏文明的灯塔。

在范仲淹笔下,洞庭湖的浪涌不再是迁客骚人的泪花,而是化作丈量家国情怀的标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哲思如君山银针,在时光的沸水中舒展成沉浮跌宕的生命姿态。

自此,岳阳楼便与洞庭的潮声共鸣,与楚天的云气交感,将忧乐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华夏文明的沃土之中。

千年积淀:忧乐文化缘何发源于岳阳

岳阳楼前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岳阳,南纳四水,襟带长江,拥揽洞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洞庭湖,波澜壮阔,吞吐日月,其浩渺烟波不仅塑造了岳阳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雄浑、豁达的气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商贾旅人在此汇聚,他们或因仕途失意、或因战乱流离,在岳阳这片土地上,目睹百姓疾苦,感受世事无常,心中自然生出对国家命运、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当屈原的峨冠博带掠过洞庭芦荻,“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便化作文化基因,在巴陵大地生根发芽。李白醉卧云梦,把酒问月的豪情,与范仲淹凭栏遥望的忧思,在岳阳楼上空碰撞出精神的闪电。正如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会长黄军建所言:“这里沉淀着楚辞的瑰丽想象,激荡着盛唐的豪迈气象,更凝结着宋明理学的深沉思索,最终酿成‘沉郁而昂扬’的文化佳酿。”

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会长黄军建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

同时,岳阳地处湖湘文化核心区域,忧乐精神与湖湘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经世致用理念高度契合。在黄军建看来,《岳阳楼记》有超越时空的“境界美学”——思想美超越自然美,家国忧加持民族忧。岳阳楼文化既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缩影,又与中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伦理一脉相承,形成“生态、人文、家国”三重共鸣。

在此基础上,当代岳阳通过制度化措施强化忧乐文化的传续。2020年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成立,整合学者、政府和社会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及实践转化活动。2023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为“岳阳楼日”,赋予这座千古名楼新的时代内涵。

时代新篇:忧乐文化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步入新时代,岳阳忧乐文化焕发全新生机。它早已突破文学意象与思想境界的范畴,在时代的浪潮中淬炼升华,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璀璨明珠。这种精神既饱含“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担当,又彰显“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向着梦想勇毅前行。

从国家层面来看,忧乐文化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新时代的“忧”,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刻思考,是对科技创新、经济安全、文化传承等领域潜在风险的敏锐洞察。而“乐”,则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看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时的欣慰与自豪。

在社会层面,忧乐文化倡导的是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它鼓励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无论是抗击自然灾害,还是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无论是关爱弱势群体,还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都能看到忧乐文化精神的体现。人们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而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军建分析认为,《岳阳楼记》的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一进一退,一高一远,一先一后所体现的“先忧后乐”精神在新时代可解读为“责任担当”与“人民至上”的结合。它倡导个人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心系社会福祉,如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实践中体现的集体责任感。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浮躁社会注入“胸怀天下”的价值锚点,激励党员干部以“无我”姿态服务群众,也为普通人提供“小我与大我”的处世智慧。

得天独厚:岳阳发扬忧乐精神品牌的优势

社区里的范仲淹与滕子京塑像。

岳阳在发扬忧乐精神品牌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岳阳楼作为忧乐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在登楼远眺、感受洞庭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刻领略到忧乐文化的魅力。岳阳楼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为岳阳推广忧乐精神品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岳阳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忧乐精神品牌的塑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除了岳阳楼,岳阳还有屈子祠、张谷英村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巴陵戏、洞庭渔歌、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资源与忧乐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岳阳独特的文化景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岳阳楼日”“国际龙舟节”等,岳阳将忧乐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忧乐精神品牌的影响力。

再者,岳阳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为忧乐精神的发扬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岳阳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的繁荣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城市的建设让更多人了解岳阳、走进岳阳。同时,岳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这种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是忧乐文化中“忧国忧民”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在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到来之际,岳阳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让“忧乐文化”从课本走入市井,并期待“国际忧乐文化论坛”永久落户岳阳。

从文学经典到城市精神,从历史遗产到当代实践,岳阳通过多维度的传承与创新,使忧乐文化成为跨越千年的精神标识,并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未来,岳阳需进一步推动忧乐精神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国际传播深度融合,使其在现代化征程中焕发更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文化复兴贡献“岳阳智慧”。

正如黄军建描绘的愿景:“我们要让岳阳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双面绣’——一面绣着江豚逐浪的生态画卷,一面绣着文脉绵延的精神图谱。”

来源:岳阳时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