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3日午盘的A股科技板块,彻底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存储芯片板块带头冲锋,带动CPO、AI算力、半导体等多个细分赛道同步走强,资金加仓迹象肉眼可见。打开行情软件就能发现,不少科技股半天就涨超5%,甚至有个股直接“20cm”涨停,股民群里全是讨论“存储周期反
请多多关注、点赞支持一下。
11月13日午盘的A股科技板块,彻底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存储芯片板块带头冲锋,带动CPO、AI算力、半导体等多个细分赛道同步走强,资金加仓迹象肉眼可见。打开行情软件就能发现,不少科技股半天就涨超5%,甚至有个股直接“20cm”涨停,股民群里全是讨论“存储周期反转”的消息,有人晒出持仓盈利截图,也有人纠结“现在追还来得及吗?”
作为科技产业链的“风向标”,存储行业的周期波动向来牵动着整个科技板块的神经。这波存储周期反转预期到底是真机会还是短期炒作?资金疯狂加仓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普通投资者该怎么把握节奏、避开陷阱?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些问题聊透,全是实操干货,看完帮你理清思路不盲目跟风。
一、午盘行情直击:存储领涨,资金疯狂涌入科技股
先给大家上组直观数据,感受下13日午盘科技股的热度。截至午盘收盘,科技板块呈现“核心赛道领涨、全产业链跟涨”的强势格局,赚钱效应全面回暖。
存储芯片板块毫无疑问是绝对主角,整体涨幅高达2.8%,成交金额突破80亿元,换手率达到1.9%,远超近期平均水平。细分到个股,德明利午盘涨幅飙至7.5%,年内累计涨幅已经超过320%;兆易创新涨4.3%,资金净流入超5亿元;江波龙、普冉股份等热门股涨幅均超3%,形成“龙头领涨、个股跟涨”的良性态势。有股民调侃:“之前抄底的存储股终于熬出头了,半天的收益比过去三个月都多!”
除了存储芯片,其他科技细分赛道也同步走强。CPO概念板块涨幅1.9%,中际旭创、新易盛涨超3%;AI算力板块涨幅1.4%,中科曙光、寒武纪稳步上行;半导体设备板块涨幅1.2%,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同步翻红。整个科技板块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格局,市场情绪明显提振。
资金流向更是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截至午盘,科技板块合计资金净流入超45亿元,其中存储芯片板块独占20亿元,成为资金加仓的核心方向。兆易创新单只个股资金净流入达5.2亿元,位居科技股资金流入榜首位;佰维存储、德明利资金净流入均超2.5亿元,北向资金和机构资金同步加仓,形成“散户+机构+北向资金”共同追捧的格局。
对比前几日科技板块的震荡调整,今天的午盘行情无疑是“强心针”。但这波上涨绝非偶然,背后是“行业周期见底+供需改善+国产替代+资金布局”的四重逻辑共振,咱们一步步拆开来分析。
二、核心上涨逻辑:存储周期反转,为啥现在突然升温?
很多股民可能会问:“存储周期到底是什么?为啥现在都说要反转了?”其实用大白话讲,存储周期就是存储芯片行业的“景气循环”,从供不应求涨价、到供过于求降价、再到供需平衡复苏,通常每3-4年一个周期。而现在,市场普遍认为,存储行业已经走到了“降价见底、即将复苏”的关键节点,这也是资金疯狂加仓的核心原因。
1. 价格疯涨+库存见底,行业数据释放明确反转信号
判断存储周期是否反转,最核心的指标就是价格和库存——这两个数据近期都出现了实打实的积极变化。
先看价格,经历了近2年的持续下跌后,存储芯片价格在四季度迎来“报复性上涨”。深圳华强北的商家最有发言权,16G DDR4内存条从9月的180元飙至现在的410元,三个月涨幅超120%;三星1TB SSD更是夸张,一个月内价格翻倍,现在报价已经涨到620元,部分型号还出现缺货情况。据TrendForce最新数据,DDR5 16Gb现货价从9月底的7.7美元涨至15.55美元,单月涨幅超100%,预计2026年上半年可能冲击30美元;NAND闪存价格也不示弱,512Gb TLC NAND晶圆现货价格本周上涨17.1%,达到每片6.455美元。
更关键的是,全球存储巨头还在继续提价。三星电子向主要客户发出第四季度提价通知,计划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10%;美光恢复报价后,新价格普遍上涨约20%;闪迪更是宣布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 。
再看库存,全行业存储芯片库存天数已经降至130天,环比缩减16天,渠道商库存仅够支撑1.2个月,远低于2个月的安全线。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巨头连续多个季度减产去库存,目前库存水平已经回到健康区间,供需关系正在逐步改善。库存见底+价格暴涨,这是存储周期反转的最核心信号,也是市场信心提振的关键。
2. AI需求爆发+供给收缩,供需矛盾彻底激化
存储芯片价格疯涨,本质是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供给端持续收缩,需求端却迎来爆炸式增长,形成了“一缩一扩”的强景气格局。
供给端,国际巨头纷纷“产能转移”。三星、美光等龙头自2024年起陆续停产DDR4等成熟制程产品,将晶圆产能集中投向HBM(高带宽内存)和DDR5等高端产品,导致传统存储产品供应断崖式下滑。三大巨头合计占据全球存储芯片市场70%以上的份额,它们的产能调整直接导致市场供给收缩,为价格上涨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晶圆厂建设周期长达2-3年,产能调整存在时滞,短期内供给缺口难以弥补。
需求端,AI产业成为“最大引擎”。单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需求达3倍;2025年全球AI服务器HBM需求量从30万颗飙升至120万颗,SK海力士、三星等企业的HBM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在95%以上。OpenAI对存储芯片的月需求量预计高达90万片DRAM晶圆,专门和三星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保障供应 。除此之外,消费电子需求也在复苏,AI手机、AI PC对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持续上升,LPDDR5X、UFS 4.0等高端存储产品进入增长通道 。一边是供给收缩,一边是需求爆发,供需矛盾彻底激化,直接推动存储芯片价格暴涨。
3. 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迎来“弯道超车”机会
存储周期反转的同时,国产替代的进程也在加速,这成为A股存储芯片板块走强的另一大核心逻辑。
长期以来,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头垄断,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技术和产能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长鑫存储已经实现LPDDR5X内存芯片量产,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芯片已经迭代至第三代,良率和性能持续提升,成功打入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主流云服务商供应链 。
市场份额方面,长鑫存储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从2022年的不足2%,提升至2024年的10%;长江存储在全球NAND市场的份额也从3%提升至6%,国产替代的速度正在加快。随着存储周期反转,国内企业不仅能受益于行业涨价,还能借助国产替代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业绩增长确定性更强。比如江波龙作为存储模组龙头,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1994.42%;德明利上半年营收实现88%增长,充分体现了国产企业的业绩弹性。
4. 机构+北向资金提前布局,估值修复空间巨大
股市是“预期先行”的市场,当存储周期反转的信号越来越清晰时,资金自然会提前布局。
从资金流向来看,近期北向资金和机构资金持续加仓存储芯片板块。11月以来,存储芯片板块北向资金净流入超35亿元,兆易创新、江波龙等龙头股获得北向资金重点增持;融资客也在疯狂加仓,11月以来已有6只存储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其中就包括江波龙、德明利、兆易创新等 。公募基金三季度持仓数据显示,存储芯片相关个股的持仓比例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机构对存储周期反转的预期已经体现在持仓调整中。
此外,存储芯片板块的估值优势也吸引了资金入场。当前存储芯片板块平均市盈率为35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45倍,也低于科技板块整体的38倍市盈率。在行业周期反转+业绩增长预期的支撑下,存储芯片板块的估值修复空间巨大,成为资金避险和布局的核心方向。
三、核心赛道拆解:除了存储芯片,还有这些机会值得关注
13日午盘的科技股行情,虽然是存储芯片领涨,但整个科技产业链都迎来了资金加仓。不同细分赛道的投资逻辑和机会各不相同,咱们挑几个核心方向,帮大家理清布局思路。
1. 存储芯片赛道:聚焦涨价受益+国产替代龙头
存储芯片赛道的投资机会,核心是“涨价受益”和“国产替代”,重点关注两类企业。
一类是直接受益于价格上涨的行业龙头,比如兆易创新、江波龙。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芯片龙头,业务覆盖DRAM、Flash、MCU等多个领域,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随着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公司业绩弹性巨大;江波龙是存储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级存储等多个场景,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1994.42%,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存储周期反转 。
另一类是国产替代进程中的核心企业,比如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的产业链标的。虽然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未上市,但它们的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比如为长鑫存储提供设备支持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提供材料支持的沪硅产业、安集科技,这些企业随着国产存储芯片产能释放,业务规模将持续扩大,投资价值逐步凸显。
2. 存储产业链配套:“卖水人”的机会同样精彩
存储芯片行业复苏,不仅利好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还会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需求增长,这些“卖水人”同样值得关注。
在存储设备赛道,中微公司、拓荆科技是核心标的。中微公司的刻蚀机是存储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已经进入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的生产线,随着存储芯片企业扩产,半导体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拓荆科技的PECVD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为存储芯片制造提供核心工艺支持,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2.3%,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在存储材料赛道,安集科技、沪硅产业表现突出。安集科技的抛光液、光刻胶去除剂等产品已经通过三星、台积电等国际巨头的认证,也为国内存储芯片企业提供配套,受益于存储芯片行业的高景气;沪硅产业的硅片是存储芯片的核心原材料,随着存储芯片产能扩张,硅片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的市场份额和业绩有望同步提升。
3. AI算力+CPO:与存储周期共振的高景气赛道
AI算力和CPO赛道,与存储芯片赛道有着强烈的共振逻辑——AI需求爆发既带动了存储芯片需求,也拉动了算力和光模块需求,这两个赛道同样值得关注。
AI算力赛道方面,中科曙光、寒武纪是核心标的。中科曙光是国内AI服务器龙头,市占率达到18%,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和算力芯片的需求都非常旺盛,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3%,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AI产业发展;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龙头,思元系列AI芯片已经进入多个AI服务器厂商的供应链,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公司产品规模化应用加速,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CPO赛道方面,中际旭创、新易盛值得重点关注。CPO技术是算力网络的核心传输方案,随着AI算力需求增长,CPO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中际旭创是全球光模块龙头,800G光模块出货量持续增长,同时布局CPO技术,有望在算力需求爆发中持续受益;新易盛在高速光模块领域技术实力雄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5%,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4.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存储需求复苏的下游受益者
存储芯片需求复苏,下游的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赛道也将间接受益。这些赛道的企业将随着存储芯片性能提升和价格稳定,迎来产品升级和需求增长。
消费电子赛道方面,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苹果、小米产业链标的值得关注。随着存储芯片价格稳定,消费电子企业的成本压力将缓解,同时高端手机、平板电脑对存储容量的需求持续提升(比如手机存储从256GB向512GB、1TB升级),将带动存储芯片需求增长,进而拉动消费电子企业的业绩改善。
汽车电子赛道方面,北京君正、兆易创新是核心标的。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智能汽车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单台智能汽车的存储容量已经从传统汽车的几GB提升至几十GB,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存储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君正的汽车存储芯片已经进入多个车企供应链,受益于汽车电子需求增长,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大幅改善;兆易创新也在汽车存储领域持续布局,后续有望分享汽车电子赛道的成长红利。
四、普通投资者操作指南:4个原则,不踩坑不踏空
面对科技股的走强和存储周期反转预期,很多投资者都很迷茫:“现在能不能上车?”“龙头股会不会回调?”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就能在行情中把握机会、控制风险,记住以下4个原则,让你少走弯路。
1. 分清行情性质,不盲目追高
当前科技股的走强是“存储周期反转+资金布局”驱动的趋势性行情,而非短期炒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股价会一路上涨,短期仍可能出现回调。
如果是短线投资者,想参与这波行情,一定要设置好止盈止损。止盈位建议在15%-20%,止损位设置在8%-10%,见好就收,不要贪心;如果是长线投资者,不妨逢低布局,重点关注那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核心龙头,忽略短期波动,长期持有分享行业周期反转的红利。
还要注意,部分领涨个股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涨幅,比如德明利年内涨幅超320%,此时追高风险较大,不妨等待回调后再逢低买入,不要在高位跟风入场。
2. 聚焦核心标的,避开杂毛个股
科技板块的标的众多,良莠不齐,在周期反转行情下,资金会更加向核心龙头集中,杂毛标的很难有持续表现机会。因此,投资时一定要聚焦核心龙头,避开业务边缘化、没有核心技术、业绩波动大的小企业。
存储芯片赛道可以重点关注兆易创新、江波龙;存储设备赛道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AI算力赛道关注中科曙光、寒武纪;CPO赛道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这些龙头企业在技术、客户、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抗风险能力强,是科技股行情中的核心受益者。
3. 控制仓位,做好资产配置
不管行情多好,都不能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科技板块,要做好资产配置。建议将资金分成3-5份,一部分配置存储芯片、CPO等成长型赛道,一部分配置半导体等价值型赛道,一部分配置消费、医药等防御性板块,还有一部分配置现金,这样既能享受科技板块上涨的红利,又能分散风险。
对于新手来说,不建议直接炒股,可以考虑科技相关的ETF,比如存储ETF、半导体ETF、AI算力ETF等,这些基金能分散个股风险,操作也更简单,适合长期布局。同时要注意,不要加杠杆炒股,科技板块的波动较大,杠杆会放大风险,一旦股价回调,可能会面临较大损失。
4. 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策略
科技板块的行情和行业动态、数据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密切相关,投资者要密切关注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比如存储芯片赛道,要关注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和库存变化,如果存储芯片价格继续上涨、库存持续下降,说明行业周期反转的确定性增强,可以适当加大仓位;如果价格上涨放缓或库存回升,要及时减仓。同时要关注国际巨头的产能调整、国内企业的技术突破等信息,这些都可能影响板块走势。
另外,要关注个股的业绩公告、订单公告等,一旦个股业绩不及预期,或者订单出现下滑,要及时卖出,避免更大的损失。
五、必须警惕的3个风险点,别让盈利打水漂
虽然存储周期反转预期升温,科技股迎来资金加仓,但也存在潜在风险,盲目跟风可能会踩坑。这3个风险点一定要警惕,避免因忽视风险而导致投资损失。
1. 周期反转不及预期风险
存储周期反转的核心是供需关系改善,但如果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或者供给收缩力度不够,可能会导致周期反转推迟。比如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低迷,可能会拖累存储芯片的整体需求;若国际巨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突然重启成熟制程产能扩张,可能会再次引发供给过剩,打断价格上涨趋势。
投资者要密切跟踪核心数据:比如每月存储芯片现货价格、全球智能手机/PC出货量、AI服务器装机量等。如果连续两个月价格上涨乏力,或者库存天数回升至150天以上,就说明周期反转的确定性在下降,需要及时降低仓位,避免长期套牢。
2. 技术迭代与竞争风险
存储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极快,当前正处于HBM(高带宽内存)、3D NAND高堆叠层数的技术升级周期,国内企业面临着“追着跑”的压力。国际巨头三星、SK海力士已经实现HBM3e量产,而国内多数企业还处于HBM2e试产阶段,技术差距可能导致国内企业在高端市场错失机会。
同时,行业竞争也在加剧。一方面,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可能会通过降价挤压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国内存储企业之间的产能竞争也在升温,若后续产能释放过快,可能会导致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
选择标的时,要重点看“研发投入占比”和“高端产品营收占比”:比如兆易创新持续加大HBM研发投入,江波龙在工业级存储等高端领域布局深厚,这类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而那些依赖中低端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很可能在技术迭代中被淘汰。
3. 国际贸易与政策风险
存储芯片作为科技核心硬件,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极大。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未变,部分核心设备、材料的进口仍可能面临限制,比如高端光刻机、特种气体等,若进口渠道受阻,可能会影响国内存储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
此外,出口政策变化也可能带来风险。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普遍较高,若海外市场出台贸易壁垒或关税上调政策,可能会导致出口订单下滑,影响企业业绩。
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动态:比如中美、中欧的科技贸易谈判进展,半导体相关出口管制政策调整等。若出现核心设备进口受限的消息,要及时规避相关产业链标的;若出口政策放宽,则可以适当加大对海外业务占比高的龙头企业布局。
六、总结:周期反转是主线,理性布局方能长久
11月13日午盘科技股的走强,本质是“存储周期反转+资金共识”的必然结果。价格暴涨、库存见底、AI需求爆发、国产替代加速,这四大因素形成的共振,让存储赛道成为当前科技板块最硬的主线,后续行情值得期待。
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越是行情火热,越要保持理性:不要被短期涨幅冲昏头脑,盲目追高那些已经翻倍的标的;也不要因为担心回调而错失优质龙头的布局机会。操作上要坚守“三大原则”:
一是“聚焦龙头”:优先选择兆易创新、江波龙、中际旭创等有技术、有业绩、有市场份额的核心标的,避开纯概念炒作的“杂毛股”;二是“控制仓位”:科技板块波动大,即使看好,也不要把超过30%的资金集中在单一赛道,通过搭配消费、医药等防御性板块分散风险;三是“长期视角”:存储周期反转不是短期行情,而是持续1-2年的行业趋势,长线投资者可以逢回调分批布局,分享行业复苏的红利。
最后再强调一遍: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存储周期反转虽然是明确的机会,但过程中必然会有震荡回调,只有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决策、量力而行,才能在这波行情中真正赚到钱。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看清存储周期反转的核心逻辑,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转发,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持仓和看法,咱们一起交流学习,在科技股的投资道路上少踩坑、多赚钱!
来源:遇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