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看到这对球球和瓢瓢的故事,真是让人觉得:原来“网红带货”也可以这样稳扎稳打、逐步变成一份靠谱的事业。
一看到这对球球和瓢瓢的故事,真是让人觉得:原来“网红带货”也可以这样稳扎稳打、逐步变成一份靠谱的事业。
别赶紧点开以为是什么爆料八卦,这背后,是他们用心经营的生活和未来。
很多人都觉得“转行”“创业”就是一搏一搏,忽略了一点:这其实也是一场持久战。
从最初的流量变现,到现在的全职带货,他们其实走了不少弯路。
去年刚转型,粉丝从5万涨到28万,三个月时间,涨幅惊人。
上海的一场直播,本身就突破了200万GMV,就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浪得让人眩晕。
最关键,他们带货的品类已经不仅仅是家乡特产,扩展到母婴、美妆,这背后,是他们对市场洞察的敏锐。
更令人振奋的是,瓢瓢去年11月正式辞职,从广告公司“退隐”出来,成了全职带货主播。
有趣的是,他在原公司还能晋升到创意总监,年薪虽不低,但辞职后,注册了文化传媒公司,合作股东里,球球占了70%。
这说明,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搭建起稳定的事业基础,而不是单纯依赖直播。
说到家里,房产也是亮点。
他们在朝阳区那套90平的房子,2018年买入,现在市值已达680万元。
房贷还剩200多万,月供1.2万。
家庭成员也在稳步调整:奶奶常驻北京帮忙带娃,婆婆回东北管理农田,家庭收入通过房租已达到15万元左右。
家庭格局虽简单,却在慢慢铺设安稳的根基。
孩子的教育问题,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北京市最新政策放宽非京籍儿童入学条件,球瓢夫妇通过“居住证+连续缴社保”的办法,顺利拿到了入学资格。
孩子2024年要上朝阳区的私立双语幼儿园,学费18万一年。
这一切,让整个家庭的未来变得更有希望,也更有保障。
他们的团队从最初的两人,扩充到五人团队,专职剪辑、运营,把流量变成了内容、变成了产品。
最近还签了MCN,获得了200万的流量扶持,准备开第二个账号,做母婴内容深耕。
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真正意识到,内容才是长久立身之本。
当然,行业残酷也是真的。
数据显示,2023年的新人主播淘汰率高达67%。
很多人折戟沉沙,但球球夫妇用差异化的夫妻IP和供应链优势,走得更稳一些。
他们还在“年度新锐主播”候选名单中,显然是有了资本和平台的认可。
即使风云变幻,他们依然敢于持续探索。
有人可能会问,转型带货靠谱吗?
风险大不大?
但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稳健的转变,深耕细作,才是最好的投资。
不追求一夜暴富,也不盲目崇拜流量,他们懂得,陪伴这个行业的,是时间、耐心和真诚。
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只盯着表面热闹,更要关注背后踩点的努力。
无论是房产的增值,教育的规划,还是内容的创新,都是他们精心布局的每一块砖。
一点一滴,熬成了今天的模样。
希望未来,他们还能继续走出更宽的路,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时代,靠真本事,依然可以活得平实而精彩。
来源:善良海风in2HWQ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