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当它以“无糖、零卡、零脂”的姿态闯入中国饮料市场时,迎接它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嘲讽。而当时的中国饮料市场,甜饮料占据货架主导,康师傅冰红茶、统一阿萨姆奶茶等产品年销售额均超50亿元,而它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市场份额不足0.1%,甚至被网友投
2011年,当它以“无糖、零卡、零脂”的姿态闯入中国饮料市场时,迎接它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嘲讽。而当时的中国饮料市场,甜饮料占据货架主导,康师傅冰红茶、统一阿萨姆奶茶等产品年销售额均超50亿元,而它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市场份额不足0.1%,甚至被网友投票选为“最难喝饮料TOP5”。更致命的是,同期入场的无糖茶品牌,比如统一茶里王、可口可乐原叶茶等纷纷失败离场,市场对无糖茶的接受度几乎为0。
然而,这场看似毫无胜算的战役,却在14年后迎来戏剧性反转。2023年,它以近50%的市场份额稳居无糖茶品类第一,年销售额突破100亿;2024年1-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超90%,较2023年同期几乎翻了1倍,预计2026年将成为农夫山泉首个超200亿的茶饮单品。这个曾经被市场宣判“死刑”的产品,究竟凭什么能够在10年间完成从边缘到市场第一的逆袭?
重构茶饮价值坐标系。颠覆传统的健康定位、文化赋能的产品叙事和动态迭代的口味矩阵。
东方树叶以“0糖0卡0 脂0香精0防腐剂” 的极致健康标签切入市场,彻底打破传统茶饮“甜水化”的认知枷锁。通过冷萃工艺保留茶多酚,并首创“pH值变色瓶盖”可视化保鲜技术,将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2 个月,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实现工业化生产突破。其龙井新茶从茶园采茶到完成灌装仅需 5 天,刷新了即饮茶行业的生产标准,让消费者喝到“明前茶”的鲜爽。2024年4月推出的5万箱龙井新茶,在1小时内全部售罄,连续三天蝉联京东冲调饮料热卖榜榜首。
每款产品都植入独特的历史典故:绿茶包装讲述“日僧南浦绍明携蒸青绿茶东渡” 的故事,茉莉花茶以“赠君茉莉,劝君莫离”的诗句引发情感共鸣。瓶身侧面的空白设计,被消费者自发创作成书法作品,形成“东方树叶书法大赛”的UGC热潮,将包装从单纯容器转化为文化传播载体。2024年推出的“中国茶图鉴”系列包装,更以剪纸艺术与现代插画结合,讲述茶文化传播史,强化品牌文化属性。
从传统绿茶、红茶延伸至青柑普洱、玄米茶等创新品类,东方树叶持续捕捉消费趋势。青柑普洱凭借“解腻神器”的标签成为电商爆款,2023年9月MAT销售额突破1亿元,仅次于茉莉花茶。春季限定龙井新茶连续三年售罄,通过“物以稀为贵”的稀缺性营销,强化品牌高端形象。2024年推出的桂花乌龙、微甜版清茶等新品,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
构建毛细血管级分销网络。全渠道覆盖与精准渗透,渠道协同的精准打法。
依托农夫山泉4500家经销商和237万个终端网点,东方树叶实现从一线城市便利店到下沉市场夫妻店的全域覆盖。其500ml、900ml、1.5L 多规格包装,精准匹配家庭、办公、运动等多元场景。在自动售货机领域,农夫山泉布局超20万台设备,抢占社区、停车场等碎片化消费场景,覆盖率远超三得利。2023年,东方树叶电商销售额达8.27亿元,超过三得利的6.7亿元。
早期通过“买便当+2元换购”活动入驻7-11等便利店,提升首次购买率;针对高端人群,在高尔夫球场、BBA汽车4S店开展赠饮,建立品质认知。下沉市场则通过“扫码开盖得现金”的一物一码营销,结合经销商补贴机制,形成“消费者拉动—门店响应—品牌补贴”的三方联动,2024年该活动扫码量超1亿次,带动终端动销率提升18.3%。
从文化输出到全民参与。奥运级品牌势能引爆,内容营销的多维渗透以及长期主义的市场教育。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东方树叶包揽央视直播倒一黄金广告位,以“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为核心诉求,触达超1亿观众。签约泳坛新星潘展乐,借其打破世界纪录的热度推出定制广告,将品牌与 “突破极限”的奥运精神深度绑定,实现“运动员真实饮用+冠军背书”的双重信任背书。活动期间,东方树叶京东搜索量增长300%,线下销量环比提升45%。
与《茶山中国》纪录片联名,以“中国茶图鉴”系列包装讲述茶文化传播史;在小红书发起“东方树叶隐藏喝法”挑战赛,鼓励用户DIY创意饮品,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2024年推出的全年节气主题慢营销,通过八部节气TVC将产品与季节、场景深度绑定,例如秋分推荐桂花乌龙、立冬搭配红茶,强化“应季饮茶”的消费心智。
针对早期消费者对无糖茶的排斥,东方树叶通过“三步走”策略培育市场:2011-2015年以“健康革命”为口号普及无糖概念;2016-2019年借元气森林、新茶饮品牌崛起之势,强化“无糖=时尚”的消费认知;2020 年后乘健康趋势爆发,以“喝出轻生活”的价值主张收割市场红利。十年间,品牌累计投入超20亿元用于市场教育,最终在2023年实现无糖茶品类渗透率从不足5%跃升至28%。
构筑护城河的隐形武器。Log6无菌生产线,透明瓶抗氧化技术。投资数亿元建设行业领先的Log6无菌生产线(微生物污染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实现“0防腐剂”的同时保留茶叶风味。该技术获得29项专利,使东方树叶在常温茶领域建立难以复制的品质优势。目前,农夫山泉已建成10条以上Log6生产线,可生产中性饮料,而国内多数企业仍停留在Log5标准且仅能生产酸性饮料。
攻克中性饮料氧化难题,通过特殊瓶身设计和工艺,让茶汤在透明包装中保持清澈透亮,既满足消费者对“真茶”的视觉期待,又强化“天然无添加”的品牌认知。该技术使东方树叶在货架期内的色泽稳定性提升60%,成为行业标杆。
东方树叶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战略定力+战术创新”的完美结合。其核心启示在于:
1、逆周期的长期主义。在无糖茶市场教育的十年寒冬中,农夫山泉顶住短期业绩压力,持续投入研发与渠道建设,最终在健康趋势爆发时实现 “十年磨一剑” 的厚积薄发。这种战略定力,正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2、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通过 “中国茶” 的文化符号重构,东方树叶将产品从功能性饮料升维为文化载体。无论是包装上的历史典故,还是奥运广告中的文化输出,都在强化 “东方树叶 = 正宗中国茶” 的品牌心智。
3、技术驱动的产品迭代。从Log6无菌技术到龙井新茶的工业化突破,东方树叶始终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标准。这种“做难而正确的事”的坚持,构筑起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4、渠道与营销的精准协同。农夫山泉的渠道网络为东方树叶提供了“铺市率”保障,而奥运赞助、社交媒体营销则解决了“动销率”问题。两者的高效协同,使东方树叶在渠道终端形成“可见、可买、可传播”的闭环。
在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觉醒的今天,东方树叶的逆袭之路为传统行业转型提供了范本:真正的品牌破局,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产品、渠道、营销、技术等各方面的系统致胜。当“神奇的东方树叶”带着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时,它留给行业的启示远不止于一款爆品的诞生,更是一场关于战略耐心与文化自信的深度实践。
来源:阿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