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日本议员称高市早苗“极为危险”,丝毫没有作为首相的自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09:51 1

摘要:11月的东京空气里带点凉意,却挡不住政坛的火气。高市早苗刚坐稳首相椅,话还没说几句,就被老政客小泽一郎点名批评“极为危险”。一边是新掌权的女强人,一边是历经风雨的政坛老炮,一句“没有作为首相的自觉”,让日本政坛瞬间热闹起来。

11月的东京空气里带点凉意,却挡不住政坛的火气。高市早苗刚坐稳首相椅,话还没说几句,就被老政客小泽一郎点名批评“极为危险”。一边是新掌权的女强人,一边是历经风雨的政坛老炮,一句“没有作为首相的自觉”,让日本政坛瞬间热闹起来。

11月初,高市早苗在东京的记者会上提到台湾问题,用了极不含糊的措辞。她称,日本必须“为周边事态做好实质准备”,并强调“台海的稳定事关日本自身安全”。媒体还没来得及消化这番言论,标题就像被风吹的油灯一样,火光乱跳。

这番话一经播出,立刻引来国内外关注。NHK的政治节目主持人直言,这种表态在国际场合容易被解读为挑衅信号。日本网民议论纷纷,有人称赞她“敢说真话”,也有人嘲讽她“话比导弹飞得快”。

东京政界熟悉她作风的人都知道,这位出身保守派的首相从不拐弯抹角。她习惯把外交问题当成政治舞台,口头上的“强硬”是她的标志。但这一回,她的声音不仅传到了外界,也在国内政坛掀起涟漪。

共同社评论称,高市的言论“显著改变了日本首相在台海议题上的表达基调”。外交圈的老记者说,日本外务省那天的咖啡都凉了两杯,因为每个发言都可能引来澎湃的回应。

政坛风向敏感得像秋天的落叶,风一吹,全场都抖。高市一句话,让东京的政治空气顿时紧张起来,议会大厅里比天气预报还热。

11月12日早晨,立宪民主党的老将小泽一郎在社交平台发文。言辞不留情面:“她极为危险,没有作为首相的自觉。”这句话像扔进平静水面的石头,一圈圈荡开。几小时内,“小泽一郎 批评 高市早苗”登上日本推特热搜。

小泽不是普通议员,他从上世纪就活跃在政坛,是几届政府的幕后推手。熟悉他的人说,这位政坛老炮出手从不空放。他在帖子中提到,有些政客喜欢“煽风点火,制造外部威胁”,结果反而让国家陷入危险,这句话被外界视为直指高市。

日本媒体对这番“火线批评”进行了广泛报道。朝日新闻引用小泽的原话,称他担心这种言论可能“引发字面意义的存亡危机事态”。东京电视台甚至用了夸张的标题:“高市言论再引外交后座力”。

高市早苗办公室当天并未立即回应,只在傍晚发布一句干脆的声明:“不评论个人发言。”她的沉默让事件更像一场无声的辩论。政坛评论员称,这一局面几乎像一场政治棋局——老将先手,后起之秀必须接招。

街头巷尾的议论迅速发酵,有支持者认为小泽“老了还想抢镜头”,也有人感叹“他敢说出许多人不敢说的真话”。媒体观察员写道,这不仅是一场嘴仗,更是日本政治文化的缩影——权力新旧交替,语言成为最锋利的武器。

夜幕降临时,东京仍灯火通明。各家电视台在晚间新闻里反复播放小泽的发言,画面定格在那句刺耳的“极为危险”,仿佛在问:危险的到底是谁?

这场争论并非偶然。高市早苗自从登上首相宝座,就以强硬路线闻名。她强调日本防卫自主,频繁在国际会议上提到“威慑力”一词。国内保守派为她鼓掌,外交专家却频皱眉。

小泽一郎的批评并非单一事件。过去数月,他多次暗示日本政坛的“安全政策正被轻率操弄”。有记者评论,这位政坛老将看似在提醒风险,也在宣示自己仍是不可忽视的声音。

据共同社分析,高市早苗的支持率虽在上任初期保持稳定,但她的外交强硬言论正在考验中间选民。立宪民主党正试图抓住这一机会,通过“理性与稳重”的形象与她形成对比。政坛博弈正在悄然上演。

NHK报道指出,内阁成员私下也有担忧——日本正面临经济恢复与安全平衡的双重压力,而一场外交风波可能让民众焦虑。部分资深议员建议首相“谨言慎行”,但高市仍坚持公开表达态度。

在这场话语交锋中,民众的情绪被媒体不断放大。有人觉得她像个急行军的将领,不顾前方地形;也有人认为,小泽的批评更像一次老派的提醒——风浪虽大,政治的稳舵仍在理性与克制。

东京的深夜电视节目里,主持人打趣说:“高市的嗓门,掀起了议会的龙卷风;小泽的键盘,打出了政坛的回声。”笑声背后,是权力与舆论的较量。

11月13日,议会内外依然热议这场“言论风波”。高市早苗在例行记者会上神情镇定,只说:“我的立场一贯明确,日本将为自身安全负责。”一句话,既没火上浇油,也没灭火。

立宪民主党继续追问,她是否意识到言论可能引发外交误读。高市依旧简短回应,媒体记录下她那句:“表达事实与立场,是责任的一部分。”这一回应被日本经济新闻称作“既坚硬又模糊”。

东京大学政治学者在评论中指出,这场事件展示出日本政治语言的微妙变化——强硬与谨慎在同一舞台角力。日本社会对女性首相的期待与质疑也交织其中。

街头民众的看法出现分裂。有人说她敢言,有人担心她“话先行”。一家咖啡店的老板接受采访时说:“新闻里都是他们的嘴,我只想看谁能让物价降下来。”这句朴素的话,被媒体当成民意写照。

政坛的风波仍在发酵。各家电视新闻不时重播那几句熟悉的台词,专家讨论、政客表态,仿佛东京这几天的空气都带着麦克风的回音。

而在舆论热潮背后,政治的脚步仍在前行。日本的外交与安全辩论继续延伸,这场“嘴快风波”只是漫长政治故事的一个章节。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5年11月12日,《日本议员批评高市早苗“极为危险”》

NHK新闻频道 2025年11月12日《高市首相涉台言论引关注》

《朝日新闻》2025年11月13日,《小泽一郎批评首相言论不当》

共同社 2025年11月12日 政治新闻栏目报道

来源:九州品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