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有争执,贾乃亮的直播间立马由冷清变热闹起来。那次双十一期间的带货直播本就是一场普通的推广活动,结果却因为一位模特的到来成了网络热点。大家发现这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女模特在长相上和贾乃亮前妻特别像,屏幕下面评论几乎是同一时间把问题抛了出来:这是故意的还是巧合?
一有争执,贾乃亮的直播间立马由冷清变热闹起来。那次双十一期间的带货直播本就是一场普通的推广活动,结果却因为一位模特的到来成了网络热点。大家发现这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女模特在长相上和贾乃亮前妻特别像,屏幕下面评论几乎是同一时间把问题抛了出来:这是故意的还是巧合?
回看直播片段,能发现操作不简单。贾乃亮把这位模特特意安排在身边,和她有很多互动,让她转圈在镜头前展示衣服,问适合什么样的人穿。镜头多次对准模特的脸部特写,在画面中能看到模特的发型、唇妆以及下巴线条等细节,贾乃亮站得离模特很近,镜头里两人距离缩短了观众联想的空间。弹幕反应来得快又直接,关于复合、重修旧好的猜测很快填满评论区,观看人数和互动量也跟着暴涨。
热度上来之后,网上就有人开始翻查模特以前的资料。网友发现她之前直播、拍视频时的头发颜色和打扮都跟这次不一样,像极了在模仿那一位女生的样子,于是大家纷纷猜测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撞脸”操作。质疑声主要对准主播本人以及团队成员,并且认为她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针对贾乃亮的批评迅速积累起来,以前支持他的人当中有不少人开始指责他,觉得他靠着陈年旧事搞流量,手段太低级。有人直言他的做法不对劲,连“尊严”这种东西都不在乎了。更有尖锐的声音从关注家庭情感的角度出发,许多网友感到不满的是这类炒作忽略了孩子的情绪,特别是女儿,大家对此意见很大,舆论走向使得原先站在同情这一边的支持者变成怀疑和冷嘲热讽。
把这件事放到更长的时间线上去会容易理解一些公众的反应,贾乃亮和李小璐是圈里的“模范夫妻”,他们是在2012年结的婚,没过多久就迎来了女儿。几年之后到了2019年,“夜宿门”这样的新闻出来以后两人的关系才最终破裂了,在那段时间里很多人都觉得可怜贾乃亮,把他当成了受伤的一方。离婚过后他就慢慢开始把精力往直播带货方面倾斜,凭借高曝光度还有稳定的变现能力在行业里面站稳脚跟的情况不少报道都提过,当时的数据表现确实很抢眼,甚至有人拿他和行业内的一些主流带货主播对比的时候都不落下风。
成名之后,生意来了,也多了些审视的目光。过去的事儿不是今年才有的,有人觉得他在直播里说的“压力大、睡不着觉”跟自己社交媒体上晒的照片拍到的地方旅游照片有点不符,是不是在卖惨博同情?还有人投诉过买到了在他直播间买到的问题商品,质量不好或者售后处理也不好,这些负面消息积攒起来,让一些观众开始对他的诚意打起问号来,再加上他以前在育儿方面的一些做法被人们认为和一个好爸爸的形象不太相符,大家对他早就有了信任上的裂缝。
这次用撞脸模特的办法,这些裂痕就被放大了,很多人觉得这是投机取巧:找个跟某个人物很像的外形引发联想,再靠好奇心带动流量。这种做法短期内确实能带来观看人数和话题热度,但后果不是只有热度数字变多那么简单,信任一旦受损,观众就不会一直待在热闹里,品牌方也会顾虑与这类账号合作的风险,持续的争议可能会让商业合作变得棘手起来,粉丝流失、品牌撤资、商业价值下滑都是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从行业角度看,直播带货竞争很激烈,想抓住观众的眼球有很多办法。有些人选择极端话题或者炒作来迅速出名,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是大众对于道德底线和家庭隐私越来越敏感,用跟某人私生活有关的话题来做营销很容易引起强烈反感,特别是牵扯到孩子的时候社会的批评就更直接了,很多网友指责时都会说商业目的不能压过孩子的感受还有家人的尊严。
也有声音提醒别急着断定是故意的,撞脸本来就有偶然性,模特换造型也可能是时尚或者工作需要,直播圈里很多地方都有团队决定的事儿,有时候责任不是一个人能承担起来的。但是无论如何,大家这么猜忌说明心里有对诚意和态度的要求,在不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和改变的时候只会越来越糟。
对贾乃亮自己而言,短期内如何应对更为关键。重建信任要回归到内容和商品质量上,严格把控产品的来源、加强售后服务,并且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做到公开透明地回应,要比任何炒作都来得更长久些。与团队一起回顾带货话术以及节目流程,不要去利用一些敏感的话题博取眼球,这也是修复公众形象所必需迈出的一步。而于公众和合作方来说,真诚比噱头更能留下人。
对于平台和监管方来说,这也是管理的必要性。平台需要对直播内容进行审核,对于反复出现问题或者道德争议的账号采取措施。消费者保护机制也需要完善,投诉渠道和处理流程应该更加容易到达并且能够迅速反馈。社会监督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但是规范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样的争论。
这件事的影响不是一时的热搜,它考量明星在商业化进程中怎么拿捏流量和责任,也考验大众对名人行为的包容度,炒作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利益,可长久来看,诚信加上产品才是稳固的资产,媒体和观众的关注不是看热闹,更多是在评价一个人站在公众舞台上的抉择。
最后说一下,要是想长久守住观众和品牌的信任,靠尊重和实绩比较靠谱些,别指望靠话题稳住人。希望相关方面能从这件事里学点东西,把心思放到提高内容质量和搞好服务上头来,市场总会记得那些热闹劲散了还交得出好成绩的人。
来源:娱乐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