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N” 让学法融入生活 萍乡市湘东区探索基层普法新路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2 19:43 1

摘要:喝一杯奶茶,杯套上印着生动的反诈口诀;看传统皮影戏,演的是贴近生活的普法内容;刷一下身份证,就能和律师视频连线,免费咨询法律难题……11月4日,记者来到萍乡市湘东区,一幕幕新意十足的普法画面映入眼帘,这些看似“跨界”的组合,如今正汇聚成一股融入日常生活的法治之

湘东区法治主题街区(图/郑小丫)

喝一杯奶茶,杯套上印着生动的反诈口诀;看传统皮影戏,演的是贴近生活的普法内容;刷一下身份证,就能和律师视频连线,免费咨询法律难题……11月4日,记者来到萍乡市湘东区,一幕幕新意十足的普法画面映入眼帘,这些看似“跨界”的组合,如今正汇聚成一股融入日常生活的法治之风。

目前,湘东区正摒弃“发传单、拉横幅”的传统模式,以“法治+N”的创新实践,将普法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努力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法治精神从“有形矩阵”真正走向“有效治理”。

让学法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在湘东区,普法方式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一个个曾经让人觉得严肃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概念,如今通过“法治+N”的创新实践,以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在湘东区法治主题街区,孩子们在“法治跳房子”的格子里,记住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点;居民们在“法治长椅”上小憩时,便能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反诈奶茶店”“普法咖啡店”更是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点。这种“法治+生活”的“沉浸式”普法,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自然融入群众的生活。

除此之外,湘东区还不断探索“法治+非遗”,致力于将法律知识融入非遗中。在区司法局的协助下,湘东区皮影传承人丁武创作出了《沈家本立法》等普法皮影戏。“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现在我们还编排了《鱼的眼泪》《信访工作条例》等作品,用皮影讲故事,大家更容易理解法律到底怎么用。”丁武说。

湘东区普法创新的脚步不止于街头,更走向了数字云端。在湘东区法治街区的“有法帮你”法律服务驿站,一台24小时开放的“无人律所”自助终端设备,成了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居民刷身份证后,即可通过视频与在线律师实时沟通,还能下载、打印常用的法律文书模板。

“近一年来,这台机器服务了400多人次,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维权是咨询最集中的领域。”湘东区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股的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部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驿站还配备了志愿者提供操作指导。今年上半年,湘东区60多岁的陈大爷在志愿者帮助下,通过“无人律所”连线律师,详细咨询了困扰他许久的宅基地问题。“律师讲得明明白白,还帮我打印了相关法律条文,这机器真神了!”陈大爷满意地说。

普法不仅要“走新”,更要“走心”。“这些场景化设计,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法律知识在互动中入脑入心。我们希望把普法阵地建在群众身边,让学法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任务。”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探索将把普法融入助农直播

“最大的改变,是老百姓‘用法意识’和对我们信任度的双提升。过去群众遇事习惯找熟人、托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第一反应是‘找法’、咨询法律渠道。”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推动居民从“人情社会”思维向“法治社会”思维的转变,这种变化正是湘东区所追求的。普法工作不再满足于建了多少阵地、搞了多少活动,而是更加关注这些投入是否真正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是否增强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未来,湘东区计划将“法治+N”的“N”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下一步,我们特别想探索‘法治+乡村振兴产业’。”上述工作人员透露,“很多村民搞种植、跑销售,常遇到合同纠纷、货款拖欠等问题。我们希望能把普法融入助农直播等场景,请法律专家现场解答,让普法直接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湘东区的“法治+N”普法模式证明:普法,可以很潮、很暖、很实。新时代的普法工作唯有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百姓生活、回应真实需求,才能让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坚实根基和百姓心中温暖的依靠。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朱叶

来源:新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