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世界肺炎日丨关注肺部健康,共筑呼吸防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9:43 1

摘要:肺炎,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词,却是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杀手”。据统计,肺炎每年造成约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约占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5%。

肺炎,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词,却是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杀手”。据统计,肺炎每年造成约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约占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5%。

为消灭儿童肺炎,守护儿童健康,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发起并确定每年的11月12日为世界肺炎日,借此呼吁各国加强对肺炎的重视和预防。

很多人误以为肺炎就是感冒拖出来的,其实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介绍,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鼻腔、咽喉等部位,常见症状为流鼻涕、喉咙痛、打喷嚏、轻微发热,通常一周左右可自行痊愈。

肺炎则是下呼吸道感染,病变部位在肺泡及肺间质。它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会导致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功能。轻者出现气促、咳嗽、发热,重者可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1、飞沫传播:这是肺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肺炎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呼吸时,会从口腔、鼻腔等部位喷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尤其在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飞沫传播的风险更高。

2、直接接触传播:与肺炎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拥抱、亲吻等,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黏膜接触感染病原体。

3、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肺炎患者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餐具、衣物等,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4、空气传播:某些肺炎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结核杆菌等)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形成气溶胶。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增加,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后可能感染。

肺炎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与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混淆,但随着病情进展,身体会发出明显的“求救信号”。

• 持续高热:体温往往超过39℃,伴寒战、出汗、面色潮红。

• 咳嗽加重:由干咳转为有痰,痰液呈黄绿色或铁锈色。

• 呼吸困难:轻微活动就会气促、胸闷,严重时静息也感呼吸费力。

• 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明显疼痛,常为胸膜受累的表现。

• 全身症状:乏力、食欲下降、肌肉酸痛、精神萎靡。

• 老年人特殊表现:常无高热,仅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或原有疾病(如心衰、糖尿病)突然恶化。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脓胸、呼吸衰竭或脓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肺炎并非只在寒冬出现,也不是“只有老人小孩才会得”的病。

但以下人群的确属于高危群体:

•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抵御感染能力差。

•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常合并心肺疾病。

• 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糖尿病、肾病、肿瘤、心脏病等,抵抗力差。

• 吸烟者:香烟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降低清除病原体能力。

• 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

1、接种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以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或老年人显得尤其重要。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

3、避免接触病人:尽量减少与肺炎患者密切接触。

4、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可以增强免疫系统。

5、戒烟:吸烟会损害肺部,增加感染肺炎的风险。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