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金无足赤,其中也有对国际格局的判断有待商榷之处,比如在中美关系敏感时期支付宝准备上市。(或许资本的裹挟也是原因之一?)
马云在商业战略上的格局确实令人钦佩。他很多年前就说过,今后是数字时代,并围绕这一判断展开布局。
而他创办的淘宝、支付宝、阿里云,成立的达摩院,都为社会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当然,金无足赤,其中也有对国际格局的判断有待商榷之处,比如在中美关系敏感时期支付宝准备上市。(或许资本的裹挟也是原因之一?)
但无论如何,阿里近年来九获全球科技大奖的成绩单,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一件事:那个我们熟悉的“电商阿里”,已经成功蜕变为领跑数字时代的“科技阿里”。
以前提到阿里,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淘宝、天猫这些电商平台。但这九项全球科技大奖告诉我们,阿里早已不是单纯的“卖货平台”。从阿里云的技术突破到达摩院的前沿探索,阿里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转向了硬核科技。
这些奖项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对数字趋势的精准把握。这也印证了马云当年的判断:数字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阿里的转型,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定位,也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数字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阿里这样的巨头故事确实精彩,但离我们普通企业太远了。我们既没有动辄上千人的技术团队,也没有百亿的研发预算,数字化转型喊了多年,难道只能望洋兴叹吗?
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数字化的浪潮,最终要落在每一家企业具体的业务流程上——如何管理库存、如何审批报销、如何跟踪项目。如果数字化的大门只向巨头敞开,那这就不是时代浪潮,只是少数玩家的游戏。
幸运的是,数字技术的真正成熟,恰恰体现在它的“普及化”和“平民化”。这就不得不提到像云表平台这样的无代码开发工具。
它的理念非常巧妙:为什么一定要写代码才能开发软件?
它实现了我们一个朴素的愿望:就像用Excel画表格一样,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就能搭建出符合自己业务需求的管理系统,无论是生产管理、进销存、项目跟踪还是绩效核算。
这带来一个创新性的变化:
撕掉“技术门槛”标签:就像阿里撕掉“电商”标签一样,业务主管、财务专员、仓库管理员,都能撕掉“我不懂技术”的标签,亲自搭建自己最懂的业务系统。响应速度的质变:业务流程要优化?不用等排期,你自己就能在它上“画”出一个新流程。成为数据的“连接器”:它能集成ERP、财务软件等现有系统,把散落的数据“串”起来,让你真正掌控自己的业务全貌。阿里的故事告诉我们方向,而无代码这类工具则给了我们普通人上路的“车票”。
数字时代的主角,不应该只是建造基础设施的巨头,更应该是每一个能用好新工具、提升效率、焕发活力的普通企业。
对此,您怎么看?非常欢迎您在评论区补充观点或者干货。
文|胖胖
来源:河北志愿王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