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看了广东全运会开幕式,估计想哭的心都有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2 18:33 1

摘要: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盛会,让国际奥委会高层连连赞叹,他们的 “震惊” 不仅来自现场的视听冲击,更源于中国在赛事举办上展现的各种创新理念。

文、编辑|漫聊知识

中国的一个全运会开幕式能比国际奥运会开幕式还要精彩?

这句话放在以前,人人都以为是天方夜谭的玩笑话,毕竟奥运会向来是全球顶级创意的竞技场。

但当看完全运会开幕式之后,不少人忽然觉得这句话不是在吹牛!

2025 年 11 月 9 日晚,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灯光照亮夜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此举行。

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盛会,让国际奥委会高层连连赞叹,他们的 “震惊” 不仅来自现场的视听冲击,更源于中国在赛事举办上展现的各种创新理念。

作为见证过无数顶级赛事的 “阅卷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托马斯・巴赫连用 “amazing”(惊人)和 “震撼” 形容观感,称其 “完美融合文化、科技与体育”。

现任主席柯丝蒂・考文垂直言这是一场 “精彩绝伦” 的盛宴,特别强调 “中国无疑是国际体坛真正的强国”,并在后续采访中多次提到开幕式 “包含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万事万物”。

国际奥委会高层的夸夸可不是空口来的,开幕式上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环节,就是最好的说明!

开场就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让中华白海豚从珠江 “跃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建筑如广州塔、港珠澳大桥在空中立体呈现,观众手持手机即可触发互动特效,仿佛置身于大湾区的真实场景中。

随后,三台人形机器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舞台,精准敲击 2000 多年前的古乐器青铜句鑃,伴随着交响乐团合奏,当《彩云追月》的旋律在体育场回荡时,现场观众无不沉醉于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开幕式主舞台的设计,藏着一个呼应"粤港澳同心"的巧思,一个直径36米的"同心圆"水舞台。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舞台中3000立方米的用水,全部来自广州雨季收集的天然雨水。

这一设计不仅践行了绿色办赛理念,更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视觉奇观。

静态时,水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和演员;动态时,演员动作激起的波纹随阵型变化,数百名武术演员挥棍打水花的场景极具冲击力。这个不用额外费水的舞台,打破了大型盛会 “必须烧钱” 的固有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场地广东奥体中心等 30 个比赛场馆均由老场馆升级改造,通过 “市电 + 储能” 供电模式降低能耗,体现了 “简约而不简单” 的办赛哲学。

点火环节历来是开幕式的高潮,当火炬手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分别手持"绽放"造型火炬汇聚主舞台时,全场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手中的火种——这是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火种,是真正的"深海馈赠"。

而主火炬塔的设计同样暗藏玄机:燃起的并非真实火焰,而是由4800个LED灯珠与高压水雾系统共同模拟的"科技火焰",这种设计既避免了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又通过光影特效达到了与真火无异的震撼效果。

当晚,还有刘德华领唱《中国人》、陈小春等合唱《海阔天空》等经典曲目,引发全场大合唱,社交媒体播放量半小时突破 3 亿,将体育仪式转化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过去,我们曾以举办奥运会、亚运会为荣,将其视为展示国家实力的平台;如今,一场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就能凭借创新理念与扎实执行获得国际奥委会高层的盛赞。

巴赫在颁奖活动中感慨:“中国已无需通过奥运会证明自己,而是在重新定义赛事标准。”

正如考文垂所说:"中国给国际体坛带来的不仅是精彩的赛事,更是全新的办赛思路。"对于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等未来赛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场开幕式,既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精彩开篇,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展现。

它向世界证明,中国早已不需要通过赛事刻意证明自己,而是以开放、自信的姿态,分享办赛经验、传递文化魅力。

来源:万物科普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