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长349米,起降六代机,四号舰,为何必须12.3万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2 18:17 1

摘要: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海军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巨无霸”——福建舰,而且它的服役时间比你我想象的要快得多。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海军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巨无霸”——福建舰,而且它的服役时间比你我想象的要快得多。

就在去年11月5日,它正式加入战斗序列,意味着我们已经真的站在了拥有三艘航母的门槛上,心情是不是有点复杂又振奋?

这艘新航母不简单,简单的一条线条都透露出“未来感”。

据猜测,满载排水量可能在12万吨左右,舰身长达350米,宽度在42到43米之间。

它的设计考虑到了未来六代舰载机的兼容性,甚至可能用到核动力,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巨兽”。

你会不会觉得,这不只是军备升级,更像是在铺垫一种技术突围的决心?

但你信不信,真正的秘密还藏在背后那些悄无声息的努力里。

卫星图像显示,江南造船厂的干船坞扩建完毕,长度达400米,宽85米,整个建造节奏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不少。

舰段合拢已达30%,甲板上抢先预制的模块,不仅让我们看到工期的压缩,也预示着未来这艘船上将有怎样的尖端雷达和电子系统。

它们的搭配,可能远超现在的科技水平。

动力系统的消息也在飞速变化。

听到“玲珑一号”堆芯技术验证成功,意味着核反应堆可能已悄悄走到了实战边缘。

甚至还有一些“备用方案”被提及,比如新型蒸汽轮机,听起来像是给未来留足了后路。

这说明,我们的海军在不断试探、完善,未来的战舰不光是硬件上的升级,更是整体作战系统的革新。

不仅如此,舰载机的“配套战斗力”也有了新动向。

沈飞的专利显示,六代机着舰重量可能达45吨,意味着未来舰上的飞机不仅数量多,性能也会更强。

武汉的模型新增了电磁弹射器轨道,也暗示着未来舰载弹射技术的升级。

而海军还首次提出“舰载无人加油机”的训练计划,说明未来的作战会更智能、更灵活。

其实,从国际对比来看,美国的福特级已开始加宽甲板,提高功率,NGAD的首飞也延后了,可见,全球都在这个“未来战舰”的赛跑中加速。

我们最新的电磁弹射测试,达到了日均200次无故障,技术的突破让人振奋。

更别说智能调度系统硬是让海上操作变得更“聪明”——所有这些,最后都指向一个事实:我们真的在走向一个更现代、更立体、更强大的海上力量。

你我也许没法一觉变成“海上霸主”,但每一项技术的突破、每一艘航母的下水,都是我们国家“硬核”向世界展现自信的重要体现。

未来会是怎样?

也许不用等太久,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

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来源:奋发远山f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