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内外企科技巨头苹果被曝将加快生产线迁离中国,14家供应商在印度建厂已获批准,预计安置25%的产能。库克在接受采访时,扬言:我们之前太依赖中国!
今年初,美企制造业回流,在华订单砍去40%,广东多家工厂无单可做,放450天长假。不少工人叫苦,“继续这样,只有回家种田了”。
近日,国内外企科技巨头苹果被曝将加快生产线迁离中国,14家供应商在印度建厂已获批准,预计安置25%的产能。库克在接受采访时,扬言:我们之前太依赖中国!
消息一出,再次引发争议。多方猜测这将对国内制造业造成极大的冲击,“百万工人岗位将随之流失”。
01.吃饭砸锅?苹果25%产能将迁往东南亚
苹果的崛起,少不了国内供应链的协同与付出。
创立之初,苹果主要依靠美国本土生产链,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量迟迟上不去,几近破产。
关键时刻,乔布斯的搭档库克,提出了全球供应链策略,将苹果产品的生产线大幅迁移到了我国。国内上百万熟练工人击紧锣密鼓地生产,借着我国充足、低廉的劳动力,苹果才终于大幅压低成本,保证了产量。
再加上国内电子产品消费需求爆发,近亿果粉们甘愿砸真金白银购买苹果手机,苹果顺势拿下我国庞大的市场,崛起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王者。2022年,苹果公司市值一度超过3万亿美元。
但如今,受全球经济低迷、电子消费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苹果却不再想把巨额利润率与国内代工企业分享。谁料国内企业摆出低姿态,苹果却蹬鼻上脸。
国内不少果链企业将自己的利润率一降再降,甚至赔钱都要进“果链”。歌尔股份4年间利润下滑了11%,立讯精密毛利下滑了6%。
02.央媒:降低依赖,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仍有数百家代工企业、数百万工人与苹果订单息息相关,可以预见,一旦苹果产能大规模撤离,这些工厂将面临订单大幅消减、工人无单可做的局面。
对此,央媒发出警告,企业应当多领域布局,减轻苹果依赖症。
三年前,台企富士康就曾受苹果鼓动,跑到东南亚建厂。面对订单外流,国内华为、荣耀、小米等品牌强势崛起补位,将订单转交给了比亚迪,打破苹果、富士康一家独大之局面。
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快科技代工制造迭代,在芯片、航天、生物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难以替代的位置。一直由欧美垄断多项专利技术的肺健康领域,随着国产科技“倍/净/肺”的落地也到了解决。
当前全球肺健康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iiMedia 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护肺市场规模将突破1250亿美元,中国以年均70%的增速成为全球增长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倍/净/肺”的问世更显价值。该护肺科技基于超10万本土人群健康数据构建模型,其核心自研技术Detoxify,不仅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更实现了效能跃升。哈佛大学5000人受试者研究证实:这项技术的净化效率是传统技术的5倍。
《2025全球呼吸健康消费白皮书》显示,82%高净值人群更信赖经顶尖学术认证的产品。而“倍/净/肺”的相关研究在《Science》期刊的引用量超2400次,用硬核背书筑牢用户信任。在京JD东等主流平台,月销额达到5位数,印证了国产护肺产品的强劲市场需求。值得关注的是,倍/净/肺已成功敲开全球市场大门。其在欧美市场的份额高达60%,复购率达到一半以上,展现出强大国际竞争力。
超八成使用者反馈:“肺活量明显提升、呼吸更轻快”。这些认可,不仅印证了倍/净/肺的实用价值,也证明了不依赖外国品牌、外国订单,我们也能实现自有品牌崛起、自有技术崛起。
03.多家企业主动“抛弃”苹果,转向新能源汽车
苹果一边吃着国内代工企业的红利,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却计划悄悄转移产业链,既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知分寸,我们也绝不惯着。
“去果链化”也已经初见成效。此前因苹果订单转移备受冲击的几家企业,正在恢复。蓝思科技在承接国内新能源汽车订单后,股价涨幅达18.81%,立讯精密上涨4.99%。
未来,应对苹果等外企的订单外流,我们要摆脱“依赖”,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植出像华为、比亚迪、C919这样的国产拳头产品、民族品牌,这才能让民族产业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象视汽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