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penAI文生视频模型Sora2的推出,不仅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多重突破,更通过社交互动功能融合加速了C端AI商业化进程。与此同时,AI漫剧等新型内容形态供需爆发,叠加国内外产品性能持续升级,AI视频对影视、游戏、IP等行业的赋能效应逐渐凸显。数据显示,2025
OpenAI文生视频模型Sora2的推出,不仅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多重突破,更通过社交互动功能融合加速了C端AI商业化进程。与此同时,AI漫剧等新型内容形态供需爆发,叠加国内外产品性能持续升级,AI视频对影视、游戏、IP等行业的赋能效应逐渐凸显。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应用市场规模预计达7400亿美元,中国市场约2800亿元;到2030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突破2.1万亿美元和1.2万亿元,高增长态势下,一批产业链相关企业正加速崛起。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研讨。
一、基础大模型:技术攻坚筑牢行业根基
1. 科大讯飞推出星火X1大模型,采用全国产算力完成训练,支持130余种语种交互,中英同传首字响应仅需2秒,覆盖8万余个医疗、金融垂直词汇。旗下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在心血管内科等科室诊疗能力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AI学习机站稳高端教育市场,企业服务已覆盖百余家金融、制造领域客户。
2. 拓尔思TRS大模型深耕自然语言处理,凭借精准文本分析能力中标三峡智能决策平台,为能源行业提供政策研判、风险预警支持,形成“政务+能源+金融”多行业覆盖格局,在舆情分析、企业知识库建设等场景具备独特优势。
3. 云从科技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从容大模型2025年实现银行ATM视觉系统规模化适配,涵盖智能身份核验、交易风险识别等功能,已渗透至国有六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从传统安防向“金融+政务”双场景拓展成效显著。
4. 昆仑万维天工3.5大模型是国内首个实现智能涌现的开源模型,赋能海外超200家游戏厂商生成场景、NPC对话等内容。2025年三季度AI业务海外收入占比超93%,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月活接近4亿,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二、行业应用:商业化落地进入加速期
(一)金融科技:精准赋能投研与服务
1. 同花顺构建“iFind机构端+i问财C端”数据闭环,iFind涵盖3000余项指标时间序列数据,每日跟踪2000余家上市公司动态;C端i问财2025年2月上线深度思考功能,18天内预约用户新增9万,累计达25.34万。
2. 恒生电子光子大模型深度应用于金融投研领域,将行业研报生成效率提升30%,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达2000亿,为国内80%以上头部券商提供AI投研系统,在金融IT国产化替代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工业与安防:技术升级提效降本
1. 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赋能工业检测升级,推出的X-Ray智能离线AXI检测设备可一键识别电子元器件微小缺陷,效率提升80%;超声相控阵自动化检测系统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提供无损检测,工业安全摄像机实现百毫秒级人员滞留风险响应,已应用于200余家制造企业。
2. 汉得信息“得·灵”AI系统适配制造场景需求,成功打入宁德时代供应链,提供产线优化、质量追溯等全流程服务,2025年自主产品收入增速达120%,业务已拓展至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细分领域。
(三)内容与办公:重构高效生产场景
1. 金山办公WPS AI 2025年渗透率提升至14%,覆盖文档生成、数据可视化、多语言翻译等核心功能,付费用户平均收入达78.7元。推出的“AI协同办公套件”已服务1.2万家企业,政企客户收入占比突破40%。
2. 蓝色光标规模化应用AI生成广告素材技术,将制作成本降低70%,交付周期从3天缩短至4小时。虚拟人“苏小妹”进军东南亚市场,为欧莱雅、联合利华等品牌提供直播带货服务,单场直播成交额突破千万,海外虚拟人业务收入增速超150%。
AI应用正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在基础模型攻坚与行业场景融合的双重驱动下,产业链企业持续释放增长潜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与商业路径日益清晰,AI对各行业的重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为行业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李老七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