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刘秀、李世民、赵匡胤这几个皇帝的战绩,能否算得上名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09:50 1

摘要: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秀与李通从弟李轶等人从宛城起兵,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

都算的上是当世名将。

先说刘秀

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秀与李通从弟李轶等人从宛城起兵,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

刘秀起兵后,兵少将寡,装备很差,起兵之初刘秀连战马都没有,而是骑牛上阵的。后经过激战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

王莽军逼近昆阳,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将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

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

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

刘秀于六月一日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猛冲,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

随后他再次率领勇士三千人,避开正面实力雄厚的敌军,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向王莽军的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

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乘势打开城门出击。王莽军遭到内外夹击,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

昆阳之围解除。

仅此一战,就可看出刘秀有勇有谋。

再说李世民

唐朝之所以能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大。

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又被任命为元帅讨伐薛仁杲,两军在折墌城挖深沟筑起高高营垒相持六十多天。

薛军多次前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薛军锐气渐失,粮食耗尽。

李世民见状,对部下道:“敌军锐气丧失衰退了,我军当攻取他们。”于是大败薛军。、

武德二年(619年)十月,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攻陷浍州,军队气势强盛,不久又占领了唐朝的大本营太原。李世民率领三万精兵出征。柏壁之战,唐军大败宋军,刘武周和宋金刚逃亡突厥,山西失地全部收复。

最经典之战是,俘窦建德灭王世充。

李世民率领唐军东征,大败王世充,王世充仅能孤守洛阳。窦建德怕唇亡齿寒,率军来救。

李世民率军在武牢关与窦建德对峙。

窦建德排出阵势,但唐军拒绝出战。窦军从上午直到下午,兵士又饿又累,都坐在阵列中,又争着饮水。

李世民抓住战机,亲自率领轻装的骑兵追击引诱敌军,唐大军陆续赶到。

窦军来不及整顿阵列,唐军已经攻到眼前,窦军纷纷溃散。 唐军追逐攻打陡峻三十里,斩首级三千多,俘虏五万,活捉窦建德。

当李世民把窦建德押到洛阳城下时,王世充见大势已去,立即开门投降。

最后是赵匡胤

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而且是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就是武将。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屡立战功。后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 北汉、契丹联军入侵。

柴荣御驾亲征,在泽州高平与北汉军遭遇。

但战前,许多后周将领竟然不战而逃,后周军有全军崩溃的危险。

在此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

他与禁军大将张永德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北汉军,以死拼杀,全军士气大振,最终大破北汉军 。

赵匡胤乘胜攻北汉都城太原,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

除了攻打北汉之外,赵匡胤还多次跟随柴荣南征南唐,攻占许多城池,立下赫赫战功,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地加官进爵,最后掌控了禁军。

这三个人都是当时名将,所以才能在军队中树立极高的威信,最终即位称帝。

来源:得鹿知梦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