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B评论|《仁心俱乐部》:褪去光环的医者群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09:53 1

摘要:医疗题材向来是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类型,通常以严肃与沉重的正剧形式呈现。然而,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仁心俱乐部》却以其独特的视角,打破了传统医疗剧的严肃框架,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的创新颇为新颖。

医疗题材向来是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类型,通常以严肃与沉重的正剧形式呈现。然而,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仁心俱乐部》却以其独特的视角,打破了传统医疗剧的严肃框架,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的创新颇为新颖。

首先,医疗题材的日常化:褪去光环的医者群像。《仁心俱乐部》通过五位性格迥异的医生,展现了医疗工作者在职业与生活中的双重面貌。剧中,医生们不仅是手术台上的英雄,更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剧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医生们在职场外的烟火气。例如,王高升为职称论文苦恼,却在邻居送来的一盒鲜肉月饼中找回初心;ICU医生蒋毓用“抠门”伪装富二代身份,却在患者家属的馄饨摊前学会换位思考。观众们看到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医学精英,而是似曾相识、为工作拼搏、为生活奔忙的隔壁邻居,如此真实感,怎能不引人入胜。

其次,年轻化与轻喜剧:医疗剧的创新突破。《仁心俱乐部》在医疗剧的年轻化与轻喜剧化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剧中融入了大量幽默元素,例如刘梓懿未婚夫因隐私部位被卡住而送医的“社死”情节;在餐厅议论领导,不想领导就在隔壁全部能听到,一群人的尴尬;秦文彬与刘梓懿在停车位互怼的搞笑对话……在观众评论中,表示看到这些角色仿佛看到了身边努力生活的人,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年轻化的视角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此外,剧集通过脱口秀式的节奏和段子式的故事结构,迎合了年轻观众的观剧习惯。例如,剧中“除颤仪变身CP助攻神器”等小细节,既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温情互动,又为剧情增添了趣味性。这种创新不仅打破了医疗剧以往的“伟光正”模板,也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医者的仁心与坚持。

最后,小团队集体塑造: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该剧通过五人团体的塑造,不仅让故事线索众多,事件丰富立体,而且五人之间互相扶助,在医院这个小天地里演绎着百态人生,完成角色的蜕变之旅。而小团体通过一次次的事件,不仅带来了医院工作的紧张与专注,也让工作之外的医生日常生活变得鲜活,一张一弛的叙事,宛如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演奏,有激昂奋进的高潮,也有轻柔悠扬的慢板。

《仁心俱乐部》的成功,是对医疗剧传统叙事的一次突破。它不再局限于严肃、沉重的表达,而是用轻松、日常的方式展现医者人生。这不仅是对医疗剧类型的创新,更是对观众心理需求的精准把握,为未来医疗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张惠菊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12期(2025年3月21日出版)

来源:国+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