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传情 奉献筑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01 00:05 1

摘要:手握剪刀,他不仅用精湛的“板寸技艺”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度,更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将爱心与奉献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他就是 “首都最美志愿者”“板寸技艺” 非遗传承人刘清池。

转自:劳动午报

手握剪刀,他不仅用精湛的“板寸技艺”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度,更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将爱心与奉献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他就是 “首都最美志愿者”“板寸技艺” 非遗传承人刘清池。

1996年,刘清池凭借着对 “板寸技艺”的热爱与坚守,正式组建了金板寸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彼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这支由理发师组成的志愿队伍,会在未来的数十年里,成为传递爱心的重要力量,将“学雷锋”的精神融入到每一次理发服务中。从组建之初,刘清池就为服务队定下了明确的方向——聚焦特殊群体,传递社会温暖。多年来,无论是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作者,还是需要关怀的智障儿童,亦或是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残疾军人,都是他和服务队重点服务的对象。在社区的活动室里,在敬老院的房间中,在环卫站的休息区,总能看到刘清池和队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为大家修剪出整齐清爽的发型,更用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服务,为特殊群体带去心灵的慰藉。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为各类群体义务理发已达13万人次,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无数个日夜的奔波,更是刘清池对 “职工志愿服务” 最生动的诠释。

除了关注普通民众的需求,刘清池的 “板寸技艺” 还曾与国家的航天事业紧密相连,将中国人的精气神送上了浩瀚太空。2003年至2008年,这五年间,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神五、神六、神七相继发射,一次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 “飞天梦”。而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背后,刘清池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受航天城邀请,先后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等航天员设计发型。刘清池深知这份任务的重要性,他反复研究太空环境对发型的特殊要求,结合航天员的个人形象与需求,精心设计出既简洁大方又符合航天标准的发型。当杨利伟穿着航天服,带着刘清池设计的发型踏上太空之旅时;当翟志刚在太空中挥舞五星红旗,展现中国航天员的风采时,刘清池知道,自己手中的剪刀,不仅修剪出了整齐的发型,更承载着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将中国人的精气神传递到了遥远的太空。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刘清池没有退缩,他挺身而出,带领服务队冲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他深知,疫情期间,消毒防疫、物资保障、人员排查等工作至关重要,而一线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于是,他第一时间组织队员,带着消毒设备前往社区,对楼道、电梯、公共活动区域等进行全面消毒,为居民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对于社区的定点帮扶老人,他主动承担起购买生活用品的任务,定期为老人送去米面油、蔬菜等物资,解决老人的生活难题;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卡点,他和队员们轮流站岗,认真排查返京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登记工作,为社区疫情防控筑牢防线。除此之外,他还关注到一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公交司机、集中隔离点志愿者等群体,由于疫情期间理发店大多停业,这些群体面临着 “理发难” 的问题。于是,他带领服务队深入医院、公安执勤点、公交公司、集中隔离点等地,为这些一线工作者义务理发。剪刀起落间,不仅解决了大家的 “头等大事”,更让一线工作者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据统计,疫情期间,刘清池带领服务队累计为一线人员义务理发2000余人次,同时还捐款捐物2.5万余元,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刘清池与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他手中的剪刀依旧锋利,心中的热爱与奉献精神从未减退。2015年,他入选“中国好人榜”,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2016年,他又先后被评为年度“北京榜样”“北京社会好人”;2019年,获得“首都慈善奖”;2020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北京最美劳动者”。刘清池用数十年的行动证明,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的坚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

□本报记者 边磊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