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宋高宗面对百姓和群臣压力一再重要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02:19 1

摘要:《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这几个字用在早年的秦桧身上,再恰当不过,只是成年后的秦桧因为生活经历和个人认知的原因。在不断膨胀的欲望下,他早已忘却自己的本心,将自己一步步推向了“罪恶”的深渊。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人的名字让人一提到,就想到了四个字:“遗臭万年”。而这个名字的主人公正是南宋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桧。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这几个字用在早年的秦桧身上,再恰当不过,只是成年后的秦桧因为生活经历和个人认知的原因。在不断膨胀的欲望下,他早已忘却自己的本心,将自己一步步推向了“罪恶”的深渊。

史料记载: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生于黄州(今湖北黄冈),早年做过私塾的先生,靠微博学费度日,被困于市井小贩之中的秦桧,对生活环境极度不满,曾作诗云:“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足可见其早期对怀才不遇处境的不甘,也表达了此人的雄心和壮志。

24岁后,屡次参加科考的秦桧,终于进士及第,被补为密州教授。自此他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接连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要知道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秦桧在科考上取得的成绩,也让他接下来的人生平步青云。

害怕被忽视,被再次陷入泥泞的秦桧,为了仕途,开始了不择手段的疯批模式。在他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一件举国震惊的事件也为他的悲剧收场埋下了伏笔。

公元1142年,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在狱中被害至死。而此次事件的刽子手正是秦桧夫妇。

而关于这件事件的始末,得从公元1127年四月说起,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金军驱掳北上,张叔夜、何栗、孙傅、秦桧、司马朴、陈过庭等人也在被押行列中。当金军押送徽钦二帝及其臣子到达北方后,孙傅等人守节不屈,唯独秦桧在金军的威逼利诱下,开始一改往日对金军的强硬态度,再也不装了,立刻露出了其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特质。

在宋徽宗一纸卖身契下,同在金军营中的秦桧为了活命,开始饱享女真贵族的残羹剩炙,将曾经讨好徽钦二帝的“本事”一股脑,再次用在了女真首领身上,是人都喜欢被人崇拜,几番溜须拍马下来,金军首领被秦桧弄得那是眉开眼笑,觉得此人不错,很快秦桧便得到了粘罕的赏识,赐给他钱财万贯,绢万匹。

从此,秦桧开始了两边讨好两边忙的后半生,那边能给自己好处,他就为那边服务。凡谁阻挡自己的发财道就拿谁开刀。公元1142年八月,徽宗及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的灵柩运至行都,太后还慈宁宫。九月,秦桧希望南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可此想法一出,立刻受到了以赵鼎和王庶等人为首的大臣反对,秦桧恨得咬牙切齿,以几个莫须有的罪名,将所有反对人员贬斥,并下发了永不录用口令。

公元1142年,因为岳飞父子坚决抗金,秦桧得金国首领指令,设法诬陷岳飞父子入狱,便于同年以莫须有的罪行让宋高宗处死了岳飞父子。

接下来秦桧做梦也没想到,这岳飞一死自己就像解开了封印一般。官是一升再升,根本停不下来。他梦寐以求的权倾朝野的“梦想”顷刻之间实现。

难怪人们常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在职场上,秦桧的官是越做越大,可他的内心却是越来越慌。

据《宋史》记载:岳飞死后,秦桧晚年的疑心病是越来越重,严重时甚至到了终日躲在自家密室里不见人的地步。兴许是坏事做多了,手上沾染的人命官司太多了。当时的民间传言,秦桧每每睡着后都会被噩梦惊醒,在梦中他被岳飞索命。古代没有安眠药,失眠症越来越严重的秦桧,身体健康彻底被消耗。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他脾气越来越大,但凡听到点传言,就会立刻发作。杀人成了他每天缓解压力的唯一途径。

而此时的宋高宗像被秦桧下了降头一样,着了魔似的给秦桧升官,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吏部尚书张浚向高宗进言,反对高宗对秦桧的加封,被宋高宗严词驳回,而二人之间的对话也很快传遍了朝堂内外,所有的朝臣看出了只要宋高宗在,秦桧的地位就无可撼动。

自此后无人再敢言秦桧的不是,刚加封魏国公不久的秦桧,短短几月时间,又连续获得了宋高宗给予的六项特权,统领枢密院事务、掌管开封府、监察全国盐铁、统筹互补余粮、管理兵部调令,还掌控了朝廷的人事任免大权。这每一项都关系到南宋朝廷的命脉,可宋高宗眼都不眨一下全给了秦桧。六权加身的秦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然而,一件小事,却让人开始琢磨起宋高宗的复杂用意,绍兴十三年,秦桧的幕僚范纯礼向秦桧献上了一份名单,名单上列举了三十六位反对和议的官员。并建议秦桧将名单上所有人处理掉,而秦桧却以“不在一时”予以回复。至于这份名单到底怎么到了范纯礼的手中,而且针对每人的隐私都做了如此详尽的描述。连秦桧都得不到的东西,何人有如此权力先于他得到,细思极恐。

但正春风得意时的秦桧,也无暇去多加思考。公元1144年,名单上的官员陆续被调离京城,有的被流放到偏远地区,有的被贬为平民,更奇怪的事,对于这些人的处置,秦桧并没有直接下达命令,当问到事件的操作者时,他得到的信息是自己安插在六部的亲信们,以工作调动名义,将36名官员一一支走。如此大的动静,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宋高宗却是全然不知。

要知道,南宋宋高宗时对于言论是疯狂般钳制的。为此宋高宗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程序,以确保告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如御史台和审刑院。从上面高宗给秦桧的六权中就可以发现,秦桧对于御史台和审刑院是没有控制权的。同时,南宋时期的官员之间是存在着互相监督和制衡机制的,各官员之间会积极参与到反告密的行动中,揭发同僚的不端行为。这样问题又来了,官员之间可能就算秦桧权力再大,可也免不了有人会告他的密,更何况他做事一向嚣张跋扈。对于他的所作所为,皇帝怎么可能不知。

宋高宗作为南宋第一位皇帝,就个人能力来说,跟前面明君比可能不算出色,可最基本的辨识能力总有吧,那么为何对于秦桧的作为,却是始终不加任何干预呢?

很显然,宋高宗是在等一个机会,也在制造一个机会,那就是能够借助秦桧的手,彻底清理掉徽钦二帝在时的老臣。但此事不宜皇帝亲自动手,毕竟一旦是皇帝动手,必然引起朝廷的动荡,引发旧臣和宗室等势力的反对,可要是让一位权臣以争权夺利处理掉他们,那就说得过去了。到时一旦东窗事发,自己只是受了蒙蔽,权臣一手遮天,十恶不赦,到时的宋高宗只需要在群臣和百姓的群情激奋下,处决了那行事之人即可。

宋高宗的算盘这边打得啪啪响,而那边的秦桧却因为无限权欲的满足,而洋洋得意。在作死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他一方面重用自己的女婿王俊,外甥万俟卨等人,将他们安置到朝廷重要部门。一方面继续处理自己的反对者,公元1145年,朝中大小官员一半以上都与秦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宋高宗对此非但不以为意,反而多次在朝廷上称赞秦桧“知人善用”。在所有人看来,这皇帝是不是有睁眼说瞎话的嫌疑。

眼看秦桧在权力的加持下,已然成为了一个“影子皇帝”,可宋高宗却一切胸有成竹的姿态,继续他的“捧杀”策略。

在宋高宗的“捧杀”下,大臣连上朝都先到秦府请安,才敢入宫面圣。就连皇亲国戚在很多事情上也会给秦桧足足的面子。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谁敢得罪秦桧,不出三月定会大祸临头。

宋高宗对于这一切很是“满意”。只是在他看来,时机还未到,所以还得将火再烧旺点,公元1145年,受够了噩梦折磨和流言干扰的秦桧,将针对大臣的矛头,开始瞄准了南宋百姓,这一年的春天,秦桧下令在临安城四处张贴告示:凡有人传播、议论、书写涉及和议内容者,一律以“大不敬”罪论处。这道诏令出来后,临安城的百姓人人自危,整个临安城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诏令发出后的第四个月,一位书生就因为酒后说出“和议误国,子孙不保”八字被逮捕入狱。与醉酒者同桌之人也未能幸免,此事一出之后,立刻引起了朝廷和民间的巨大震动。

可强压下,仍旧有勇者前仆后继,为了彻底让那些议论的声音消失,公元1146年,秦桧成立了“检书司”,专门负责审查民间流传的书籍。

据《宋史》记载,仅1146年的一年南宋就有超过三百种书籍被列为禁书,其中包括不少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但凡书中提到“忠义”、“抗敌”等字眼的都会被视作为“具有影射之嫌”而被禁止,是不是很像我们现在的关键词审核系统自动屏蔽功能。

同时,秦桧也加大了对朝中官员的打压。1147年,当朝右丞相胡铨因为在早朝上提到“边防”二字,被秦桧以“图谋不轨”革职查办。接下来,朝中28个重要职位被秦桧亲信更替。

公元1149年,秦桧势力遍布朝野,甚至连皇宫内的太监、宫女也悉数有人成了秦桧的眼线。可就算如此,秦桧内心的心魔,仍旧纠缠着他,让他无法感到片刻的安宁,在不断的精神消耗和折磨下,公元1150年,他做了一个更疯狂的举动,那就是成立了“举报堂”,而这个“举报堂”却并不是为朝廷服务的,因为此特殊机构的成立,名义上是让任何人都拥有了举报他人“不当言论”的权力,实则是秦桧继续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

不过其社会影响程度却是恶劣的,临安城一时之间告密之风盛行,很多人为了巨额的奖赏,开始出现了父子相告,兄弟反目的悲剧。一年时间,被处决者高达500多人。

在秦桧疯狂的嗜杀和高压控制下,民情激愤,暗中反抗者更是屡禁不止,公元1150年秦桧在府邸遭遇了第一次刺杀。此次事件后,他更加开始整日疑神疑鬼,精神恍惚。

身边所有人都因为他的猜疑而苦不堪言。他的行为最终激起了家庭成员对他的不满,而第一个不满他的就是自己的妻子王氏,这位如秦桧一样欲望满腹的女人,开始悄悄蓄积自己的力量。并公然干预朝政,她有样学样的在朝中安插进自己的亲信,与秦桧的势力形成对垒之势。

与此同时,民间不满情绪也如一夜春风般发酵起来。绍兴二十一年的冬天,临安城的街头巷尾开始传唱起了“奸臣当道、民不聊生。飞帅已逝,何人能平?”的歌谣。秦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努力禁止了多年的言论,却在一夜之间功亏一篑。他怒不可遏地下达命令命人严查歌谣的来源,可是一拨又一拨人派出去了,最终得到的答案仍旧是无法找到证据。

就在此时,在家中闭门不出的秦桧,再次遭到了刺客的刺杀。公元1152年的夏天,秦府开始怪事连连。府中仆人经常听到哭声,所有人都说是岳飞的魂魄来了。很快这个传言便传遍了临安城。流言一度甚嚣尘上。流言过后,那些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大臣,也开始像收到了指令的机器人一样,全员集中疏远他。家族成员更是联合起来,伺机反击打击秦桧。

公元1152年秋天,秦桧长子染疫,无暇内外顾及的秦桧将所有政务交由女婿王俊处理。而这王俊也是没让在暗处洞观一切的宋高宗失望,王俊在短短三月内收受贿赂高达白银十万贯。这次躲在幕后的宋高宗终于不装了,不过处理手段上却不是处死王俊,而是在早朝上意有所指地说:“大臣治家不严,必然治国不力。”这话不用解释就知道说的是谁。大臣们更是心知肚明。

接下来,宋高宗开始放大招了,借助秦桧妻子王氏的死,他终于开始拉紧网绳准备随时收网。公元1153年,王氏的娘家人开始四处散布秦府内部丑闻,而丑闻没有多说,说的却是秦桧如何陷害忠良,如何贪污受贿等。甚至有人都传出了秦桧脚底有金人地图的说法。只是这次秦桧无论怎么禁止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而接下来的事件,更是直接彻底打破了秦桧的最后一丝希望,亲信范纯礼被查办,在审讯中,范纯礼对于自己之事避口不谈,却对秦府的诸多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牵连者中甚至涉及到了秦府的家奴。

公元1154年,秦桧的外甥万俟卨因贪污巨额军饷被御史台弹劾。事件牵连甚广,甚至直接波及到了秦桧本人。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以前的万俟卨就不贪污吗?怎么可能!一个人的贪婪本性怎会一朝一夕之间改变。而以前为何没人举报,而现在所有的事却扎堆出现。很显然背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这一切。

这股力量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无人敢放到明面去说。有了这股无形力量的暗示,那些曾经唯秦桧马首是瞻的大臣,纷纷行动了起来,有人指控秦桧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取不正当利益,有人指控秦桧父子贪污受贿。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秦桧的政治威望降到了冰点。

就在秦桧想尽办法将一切指控压下去之后,公元1154年的夏天,还在家中养病的秦桧,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那就是曾经对自己绝对信任的宋高宗,突然开始重用一批新的年轻官员,并特意安排这些人担任一些重要的职位。关键的是,这些新任命的官员都不是秦桧的人,甚至很多都同秦桧有过过节。更重要的是,宋高宗在朝会上,对这些新人是格外关照,并且表现出有意孤立边缘化秦桧的用意。同年秋天,秦桧最后的一丝朝廷力量,女婿王俊被查办,而那些曾经依附秦桧的官员一夜之间转头投向了其他权贵门下。其府中家仆们也纷纷开始转移财产,为自己打算后路。这时的秦桧虽仍在宰相的位置,却形同虚设,权力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架空。同年的冬天,秦桧再次病倒,御医诊断后说他是积劳成疾,建议家中休养。

就在秦桧于家中卧床休养后,宋高宗的意图越发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他直接下令重新审理万俟卨的案件,只是这次审理的范围特意放大,不仅追查军饷和贪污问题,还特意将案件转移到了秦桧家族的诸多经济问题上。主审的官员也似乎被特意安排,皆是岳飞的好友,或是对秦桧不满的人。他们在审理中将审讯的矛头故意指向秦府。王浚等人实在受不了严刑拷打,在狱中自尽,自尽后,宋高宗得到了秦桧家族违法行为的所有证据。而至于证据具体有哪些内容,至今无资料记载。

只是接下来宋高宗的操作却让所有人明白,秦桧的所作所为只是皇权统治下,君王为巩固统治的有意为之,公元1154年秦桧长子被革职,宋高宗正式打响了清算秦桧的枪声。就在秦桧长子被革职的当天,大批官员纷纷退还了秦府之前的赠物。12月底,秦府所有人员在秦桧的病中纷纷携款跑路,连贴身侍卫也像人间蒸发一般。

公元1155年正月初一,秦桧病情加重,家中已无人照料起居饮食。而就在当天的下午,宋高宗解除了秦桧的一切职务。正月初三,秦府被百姓所围攻,高喊“还我岳帅”。秦桧支撑着病体看着满院的一片狼藉,艰难地爬回了卧榻。正月初七,曾经不可一世,风光无限的秦桧在睡梦中断气。消息传出后,临安城一片欢欣鼓舞,百姓纷纷燃放爆竹庆贺。正月初九,秦府被查封。自此秦桧结束了他辉煌而又悲剧的一生。而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事迹一起被钉进了历史的耻辱柱。而他落魄时所写的诗,却巧妙的一语成谶。

被欲望蒙蔽心智的秦桧,在宋高宗给他准备的“权欲”慢性毒药里,他甘之如饴,在欲望的鸿沟里,他将自己越陷越深,最终树倒猢狲散,好不凄凉!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