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06:39 1

摘要:地处“中国最美茶乡”东大门、“一脚踩三县”的西乡县两河口镇,距离县城一百余公里,是西乡东部最偏远的山区乡镇。全镇辖1所初中、3所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近几年来,该镇中心学校聚焦山区特点,破解五大难题,有针对性地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营造了平安稳定的育人环境,各学校

聚焦山区隐患 探索“破局”之路

——山区学校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之探索

地处“中国最美茶乡”东大门、“一脚踩三县”的西乡县两河口镇,距离县城一百余公里,是西乡东部最偏远的山区乡镇。全镇辖1所初中、3所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近几年来,该镇中心学校聚焦山区特点,破解五大难题,有针对性地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营造了平安稳定的育人环境,各学校、幼儿园从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1所初中、2所小学先后创建为汉中市“平安校园”及西乡县“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示范校”。

破解难题一:留守儿童监管“真空化”。本地经济比较落后,生存以劳务输出为主,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占比27.9%,“留守老人照看留守孩子”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教育相对缺失。采取措施:一是推行“教师包保责任制”。每名教师结对帮扶5名留守儿童,建立“家校联系卡”,坚持每周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舒心。二是设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亲情电话、图书角,每月组织1次结对帮扶趣味体育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单亲、孤残、服刑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师生共同参与,拉近心理距离,弥补亲情缺失,进一步强化结对帮扶教育效果。三是“大家访”活动常态化。全体教师利用晚餐后休息时段,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家访”活动,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学生,加大家访的频次与监管教育力度,既落实“教师一份爱”举措,又搭建学生与管护人之间的“桥梁”。

破解难题二:上下学交通安全“高危化”。由于地处偏远山区,道路蜿蜒崎岖,陡坡高坎随处可见,学生居住相对分散,家长骑乘车接送学生占31.2%,往返交通风险隐患大。采取措施:一是联合镇政府规划“校园安全路径”。在危险路段增设交通警示牌8处、减速带7条。二是认真开展“护首”行动。通过家长会、校班会、发放告知书、签订责任书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并发挥“小手拉大手”“红领巾监督岗”等监督作用。三是落实上下学高峰“护学岗”制度。镇政府高度重视,牵头组建由镇机关、派出所、驻镇单位、社区(村委会)、家长志愿者等组成的“护学岗”队伍,包括辖区各校均就近依托村委会落实护学巡逻,特别是年终岁尾,务工返乡人员多,不稳定因素增加,共同筑起高峰护学的“铜墙铁壁”。四是严密防范恶劣天气自然灾害。针对山区地域特点,易发生泥石流、塌方、洪水等自然灾害,凡遇大暴雨等恶劣天气,学校结合实情立即研判,上报教体局并及时通知家长,临时推迟放学或上学时间,严禁学生冒着风险上下学,妥善安置学生学习及生活,并提醒告知学生和家长规避危险路段。同时,常态化开展洪涝、防汛、地震、大风、泥石流等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防范演练,进一步提升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及应急避险技能。

破解难题三:预防溺水安全“末梢化”。山区大江大河没有,但沟渠暗滩较多,预防溺水“最后一公里”很易轻视。采取措施:一是绘制“风险水域隐患图”。镇政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认真落实警示提醒标牌、救生圈、竹竿、绳索等救生设备,对全镇学生实行防溺水“网格化”管理,确保每片危险水域有镇村巡逻责任人,覆盖预防溺水“最后一公里”。二是防溺水警示教育常态化。每年夏季“五一”前至“国庆”后等重点时段,各校专题召开家长会,强调危险水域,签订预防溺水协议书,落实节假日安全监护责任;通过召开校班会,播放、推送预防溺水视频,开展家长、学生警示教育,提高警惕性;下发防溺水告知书,推送安全温馨提醒信息,“五一”、暑假等节假日期间,每天坚持安全提醒打卡制度,做实宣传告知提醒工作。

破解难题四:常规安全管理“麻痹化”。安全工作,头绪繁多,反复抓、抓反复,日常抓、抓日常,极易出现麻痹思想及侥幸心理。采取措施:一是安全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将单一枯燥的安全管理方式进行升级,结合实际同党建、德育、少队、教学、后勤、校园餐、运动会、研学实践等活动一同部署、捆绑进行、深度融合,既有效开展活动,又落实安全管理,实现“几场麦子一场收”的叠加效应。二是安全风险提前预见。结合季节特点,瞄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预防工作,如春季预防蜜蜂、疯狗、手足口病等;夏季预防蛇虫、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秋季预防胡峰、疯狗、流行性传染病;冬季预防冻伤、交通防滑、流感等。做到安全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安全管理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例如春季茶园观光研学实践活动,安全管理无微不至。前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安全应急预案、上报教体局审批;临近活动前,校长带领体育及后勤教师扛上锄头铁锨、拿上镰刀,前往茶园沿路踩点,割掉羊肠小道边影响通行的灌木杂刺,铲除道路垮方的土石,挖出学生能够通行的台阶;活动前一天,专题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此活动进行详尽安排,夯实年级带队领导、班级管理责任人;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时,各班主任带头、副班主任压尾,并手持竹竿棍棒进行敲击,驱赶蛇、虫等有可能伤害师生的动物。

破解难题五:家校社协同“形式化”。家校社共育需由校园延伸到社会,牵头统筹及长期坚持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单打独斗”、家庭和社会流于形式的窘局。近年来,该镇实现从学校“单打独斗”到家校社“共建共治”的喜人局面。采取措施:一是政府主导,单位联动。每学期开学及重点时段,镇政府牵头、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相关驻镇单位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校园周边临时违规摊点。建立“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镇政府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校园安全联席协调会,及时解决校园及周边突出问题。二是家长参与,共筑防线。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膳食委员会”及“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特别是4月初,邀请“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6人,亲自参与食堂验菜、试餐、核价、评议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食堂规范化管理及家校共育工作。三是社会关注,协同发展。学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镇村关心支持学校,积极为学校助力。春秋季节,分别开展了以“家校社共同发力,你我他激情运动”为主题的两河口镇首届家校社趣味运动会,100余名家长代表组成方队,精神振奋参与入场检阅仪式及亲子互动活动。社区书记、主任及县镇人大代表等更是支持学校,亲自出席入场检阅仪式并致词鼓劲。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下一步,该校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结合地域实情,把握季节特点,守牢安全底线,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祥和的蓝天!(张衍 蒋和刚)

来源:阿惜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