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东南亚国防圈吵得火热,有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菲律宾空军一边官宣要再买一批韩国的FA-50战机,一边还偷偷跑去韩国看更厉害的KF-21“猎鹰”。
最近东南亚国防圈吵得火热,有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菲律宾空军一边官宣要再买一批韩国的FA-50战机,一边还偷偷跑去韩国看更厉害的KF-21“猎鹰”。
咱别光看表面热闹,这背后藏着的门道,可比买几架飞机复杂多了。
咱先把菲律宾的操作掰扯明白,这些可不是小道消息,全是官方放出来的准信。
今年2月,菲律宾国防部直接拍板,要从韩国航空工业公司(KAI)再买12架FA-50Block20轻型攻击机,整个单子算下来得6.8亿美元,目标很明确,组建第二个FA-50中队。
你以为就买新的完事了?人家还掏出9540万美元,给现有的12架老FA-50做升级。
升级的全是实打实的硬货:装主动相控阵雷达,能更远发现目标;集成超视距导弹,不用贴脸就能开打;还得强化电子战能力,关键时刻能干扰对方信号。
为啥这么舍得砸钱?因为菲律宾从2014年就开始用FA-50了,虽说之前用着有点费劲,巅峰时期也就5架能正常起飞,出勤率不足50%,但用了快10年,摸熟了脾气,知道这机子底子不错,升级后肯定更顺手。
更有意思的是,刚敲定升级和增购的事,10月份菲律宾就派代表团直奔首尔的空军基地,专门去看韩国的KF-21战斗机。
这可不是旅游观光,毕竟刚砸了好几亿美元在FA-50上,转头就去考察更先进的机型,明摆着是想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
要知道,菲律宾空军之前的装备有多拉胯?好多都是老掉牙的机型,连像样的超音速战机都没几架,现在这波操作,明显是想彻底换新血。
说句实在话,韩国战机能被菲律宾当成香饽饽,真不是靠运气,全是硬实力撑着。
先说说大家熟的FA-50,它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靠谱”二字。
韩国退休空军上校DaeseoPark现在是KAI的顾问,他拍着胸脯说,这机型能随时保持85%以上的运营率。
这数字看着普通,实际含金量极高。
之前菲律宾老款FA-50出勤率不足50%,意味着12架里顶多6架能飞,真有事的时候根本不够用。
要是升级后能达到85%的运营率,12架里就有10架能随时待命,这战斗力直接翻番。
而且FA-50还特省钱,全寿命周期每小时运营成本才3968美元,比好多主力战机便宜一半还多。
机身造起来也快,22个月就能出厂,原本1万飞行小时的寿命,花690万美元改装就能延长到1.6万多小时,对钱包不宽裕的菲律宾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
再说说菲律宾盯上的KF-21,这可是韩国的王牌产品,自主研发的4.5代战斗机。
2021年首架原型机下线时,韩国前总统文在寅都亲自去站台,还给起了“猎鹰”的名字,足见重视程度。
这机子有多厉害?最大能飞到1.83马赫,比声音快近两倍;能挂7.7吨武器,炸弹、导弹随便配;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搜索追踪探头这些先进装备一应俱全,目标就是对标咱们中国的J-10和FC-31。
韩国的优势还不止机子本身。
你瞅瞅地理位置,韩国离东南亚近,售后服务响应快,不像西方厂商,出点问题得等好几个月。
更关键的是,韩国愿意搞技术转让,这可是其他国家很少给的福利。
FACTSAsia的研究员帕拉达就说过,韩国军工产品比西方便宜不少,质量还靠谱,地区客户就吃这一套。
就像最近,埃及也买了FA-50,就因为它和F-16零部件通用率高达70%,后勤维护能省一大笔钱。
我跟你讲,这买卖表面是菲律宾买装备、韩国卖货,实则是两边各打各的如意算盘。
对韩国来说,卖战机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为了实现“全球四大国防出口国”的野心。
去年韩国国防出口额已经突破200亿美元,东南亚就是他们最看重的市场。
菲律宾更是韩国眼里的“优质客户”,用了10年FA-50,现在又增购又升级,要是再拿下KF-21的订单,就能给越南、印尼这些周边国家做个活广告。
所以这次首尔国防博览会,KAI不光摆上了KF-21,还把FA-50、通用直升机全拉出来展示,明摆着是想打包推销,让菲律宾多买几套。
从另一个角度看,菲律宾也不是傻花钱,是在搞“国防多元化”。
之前菲律宾的装备大多靠西方,可西方产品又贵又墨迹,下了单还得等好几年才能交货。
韩国装备性价比高,交货还快,比如FA-5022个月就能造好,正好符合菲律宾急于升级的需求。
尤其是现在地区局势复杂,菲律宾有七千多个岛屿,空域和海域都得守着,手里有靠谱的战机,腰杆才能硬起来。
不过这事也不是板上钉钉。
KF-21要到2026年底才能正式服役,现在还在测试阶段,能不能达到宣传的性能还不好说。
更关键的是,它用的是美国F414发动机,要是美国不点头,韩国根本没法出口。
而且菲律宾预算有限,除了韩国的KF-21,美国的F-16、瑞典的“鹰狮”也在旁边虎视眈眈,都想抢这块蛋糕。
韩菲战机合作,说白了就是需求和实力的双向奔赴。
菲律宾要保安全、搞升级,韩国要拓市场、树招牌,正好凑一对。
但KF-21能不能顺利交付,还得看技术过不过关、美国点不点头。
说到底,国防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靠谱才是硬道理。
毕竟真打起来,装备掉链子的代价,谁都付不起。
来源:探秘发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