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十月,当北国已染层林,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怀着期待与敬畏,我于10月27日下午匆匆从市区赶往位于麻章区湖光镇的党校报到,开启为期四天的学习之旅。
金秋十月,当北国已染层林,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怀着期待与敬畏,我于10月27日下午匆匆从市区赶往位于麻章区湖光镇的党校报到,开启为期四天的学习之旅。
踏入校园,便被其气质所吸引——这里既庄严肃穆,又充满艺术气息。湖池静伴楼宇,长廊回环连接亭台,林木成荫,花草繁茂,俨然一片治学修身的美好天地。从校门口的专车接送,到学 员楼大厅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入住办理,无不体现着组织的细致关怀。傍晚时分,一场不期而遇的秋雨洗去尘嚣,让空气变得格外清新。饭后,我在宿舍书架上取下一本《习近平扶贫故事》,在静谧的灯光下细细品读,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沉静而饱满的心境。
10月28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庄严氛围中举行。领导与班主任的讲话语重心长,寄托着对学员的殷切期望。随后的大合影定格下这一刻的郑重与期待。第一堂课由张世军教授讲授《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他以深厚的学理和饱满的情感,系统阐释了这一制度的独特优势与实践价值。下午,王守智教授带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推动“千万工程”的经验与启示》,生动展现了总书记早期地方治理的智慧与远见,为我们当下的工作提供了宝贵镜鉴。
次日,肖任教授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题,引领我们穿越五千年文明长河,读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与文化自信。下午,刘国军教授则聚焦时代前沿,讲授《数字经济赋能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我们勾勒出科技驱动发展的现实路径与未来图景。
10月30日至31日,课程内容愈发丰富多元。徐国保教授的《人工智能ABC:技术、应用与实操》带我们触摸未来科技的脉搏;陈红文教授深入解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了我们对国家战略的理解;金松华调研员以《关于湛江历史人文与人文经济的点滴思考》唤起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反思;朱逢杰高级讲师则从细节入手,讲授《提升领导干部公务社交礼仪能力》,提醒我们修养与形象亦是履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天光阴,转瞬即逝。我始终全神贯注于每一堂课,认真记录每一份心得。这段紧凑而充实的学习,不仅拓宽了我的理论视野,深化了对政策与实践的理解,更让我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收获了成长的力量。这是一次知识的浸润,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坚定信念、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精神赋能。不负秋光,不负此行,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回到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学习的成果。
来源:小趴菜看湛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