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中国绸都”织就锦绣新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20:03 1

摘要:南充丝绸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都有缫丝养蚕的历史,丝绸源点队这个名字也特别契合我们南充人的精神,赛场上我们敢拼敢冲,有韧劲,赛场下我们尊重对手,有温度。接下来每一场比赛我们都会全力拼搏,给“南哥”争光。

南充,这座嘉陵江畔的“秦汉丝锦名邦”,

曾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有着“天上取样人间织”的锦绣传奇。

如今,从丝绸源点到“川超”赛场,

从千年古城到智慧工厂,

南充正以丝绸般的韧性与柔美,

织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

柔美与力量并蓄的崭新画卷。

今天的“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绸都”南充,

看这颗“嘉陵明珠”如何织就锦绣新篇。

这个金秋,“川超”的战火点燃了整个四川。在川东赛区,南充丝绸源点队敢拼敢闯,被网友戏称为“川超”足球版图里不可或缺的“南哥”。

南充丝绸源点队队长 符峰

南充丝绸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都有缫丝养蚕的历史,丝绸源点队这个名字也特别契合我们南充人的精神,赛场上我们敢拼敢冲,有韧劲,赛场下我们尊重对手,有温度。接下来每一场比赛我们都会全力拼搏,给“南哥”争光。

场上,南充“丝绸源点”队“绣”出如丝绸般坚韧的攻防图。场下,南充的蚕桑养殖产业,正通过优化布局、创新模式、延伸链条,迈向“全链融合”的新阶段。

记者 谭湘

我身后就是真正的“丝绸源点”了。在这间养蚕大棚里,十几万只蚕宝宝已经变成了蚕蛹。由这些蚕蛹剥出来的生丝,在几个月之后,就会化身成一件件精美的丝绸服饰,走向世界。

在南充市仪陇县,拥有占地5万多平方米精深加工区的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返租倒包管桑养蚕”的模式,打造出从“栽桑养蚕”到“丝纺加工”再到“服装出口”的全产业链,成为四川唯一覆盖一二三产的丝纺企业。

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少琳

我们这边的丝绸的品质起步都是5A,80%以上都达到6A以上,现在我们的真丝产品,都是直接供到欧美各个国家,几十个大品牌长期在合作。目前这几年的产品的销量,都是稳定在2个亿到2.5个亿之间。

蚕桑丝绸,是南充产业的特色,也是农业的亮色。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优势制造业,打造轻纺产业集群”的部署,南充已经建成了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各1个,并积极布局有机茶桑、生态果桑等特色基地,实现蚕茧100%就地初加工,产业附加值节节攀升。

正如丝线串联起南充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当地的农业布局也讲究协同和联结。蚕桑园区内,桑枝、蚕沙等资源被有效利用,形成“桑—蚕—粮—猪”生态循环链条。多元化农业在整体统筹下融合发展,南充连续6年生猪出栏超500万头,是省内名副其实的“养猪第一市”。曾经的“零碎田”也变成了“高产仓”,截至今年9月,南充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已达57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4%,位居全省第一,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南充正以“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培育经济新动能、建设文化强市,助推南充从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跨越。

记者 蒋嘉

在南充,不只有“丝绸源点”,还有“春节原乡”阆中。来这里小住几天,就能收获满满的“情绪价值”,感受如丝绸一样温润的文旅魅力。

当我们的调研采访来到阆中,我们发现在这里,一杯清茶可以慢品一上午,一阵江风能抚却万千愁绪。坐上阆中古城的水上飞机,俯瞰千年街巷肌理;手持一顶文创状元帽,触摸回响千年的厚重文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阆中凭借独特的文旅资源,吸引了95.76万人次游客,“逛古城、品文化、寻治愈”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在南充,不仅可以触摸千年文脉,也可以享受极致文化盛宴,从木偶出海、灯戏破圈,到杂技封神、歌舞造境,南充已成功将深厚的人文底蕴,转化为充满吸引力的文旅新体验。

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 蒋晓平

我们正着力打造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南充拥有“世界古城·春节原乡”“中国绸都·丝绸源点”等四张名片。也希望通过“川超”赛事、六合丝博园等特色活动和文旅新空间,诚邀八方宾客打卡南充,感受嘉陵江畔的山水魅力和人文风情。

如果说文旅展现的是南充如丝绸般柔美的一面,那产业发展则需要丝绸般的韧性与力量。我们来到位于南充经开化工园区的这座超级工厂——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其生产的BDO作为关键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增塑剂、润滑剂等领域,投产数月以来,这里一直在昼夜不息地运转着。

记者 佘倩

刚刚,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同事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协同完成了巡检任务。当这座超级工厂全力运行时,我身后的大屏幕就如同这儿的“神经中枢”,实时跳动着整座工厂的“脉搏”。无论是细微的压力、温度的变化,还是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实时动态,在这里都一目了然。这意味着,技术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在这儿就能管控整座工厂的设备和生产流程。

数智化让BDO产线更聪明、调控更精准,而年产15万吨、单体规模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以及最终将建成的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共同定义了这座工厂的“超级”内涵。它不仅是南充工业领域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更是区域化工产业集群中至关重要的支点。

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建生

落地南充之后,我们现在已经跟园区相关的供热、污水处理还有(天然)气体的企业,都已经达成了很好的合作以及协同,我们肯定是要建成自己的产业链,来把我们整个BDO的产业做大,那一边的都是(产业链)下游的规划,再做50万吨的可降解材料,以及30万吨的功能性的纤维。

如同丝线编织经纬,南充的工业筋骨不断强韧。在嘉陵区的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每年能生产5万多台新能源商用车,占全省份额的70%。而西充县的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数千种真空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产业。紧扣“1558”工作思路,今年1—8月,南充新招引汽车汽配产业项目47个,总投资141.52亿元,并成功打造了全省唯一的省级真空产业集群,为工业发展注入了绵长而有力的创新动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霞

南充从产业来看,产业的根基持续夯实,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已具规模效应,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交通网络加速织密,汉巴南高铁建设稳步推进,南充港接入了全国的“北粮南运”水上大通道,成功入选了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区域协同发展(也)成功支撑带动、辐射引领川东北地区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南充在未来“十五五”的规划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实现错位发展。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来破除行政壁垒,推动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走深走实。

从丝绸源点的蚕声细细到汽车产线的机器轰鸣,从永盈新材料的绿色转型到九天真空的科技突破——南充,正如一匹精心织就的锦缎,以坚韧为经,以创新为纬,在巴蜀大地上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柔美与力量并蓄的崭新画卷。

朱德故里·德乡仪陇

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欢迎您

来源丨四川观察

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新浪微博:@仪陇播报

来源:仪陇播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