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乘风2025》一公舞台刚播完,江一燕一句“我带着女儿来长沙”把后台直接冻住。
“原来她早就当妈了?
”
《乘风2025》一公舞台刚播完,江一燕一句“我带着女儿来长沙”把后台直接冻住。
镜头扫过去,姐姐们集体瞳孔地震,弹幕瞬间刷成瀑布——没人想到,文艺片女神把婚结得比戏还保密,离得比杀青还安静。
时间往回拨。
2019年,她晒出“美国建筑大奖”奖杯,配文“第一次参与设计”,结果被扒出只是业主,连图纸都没摸过。
那天起,人设裂缝像北京冬天的大风,呼啦啦全撕开。
谁料五年后,同一阵风把女儿吹到幼儿园门口——去年9月,搜狐娱乐拍到她蹲着给小女孩扎辫子,地点是北京顺义某国际园,学费一年二十来万。
孩子侧脸一曝光,狗仔比对时间线,倒推2021年出生,刚好对上她神隐的那一整年。
孩子爸是谁?
镜头外的人比镜头内还忙。
赵汉唐,拍《七十七天》的硬汉导演,比江一燕大一轮,两人2017年被偶遇在大理买菜,当时只说是“聊剧本”。
知情人跟腾讯娱乐补刀:证是秘密领的,婚是协议离的,2023年底收尾,没撕X,没争产,连朋友圈都没发。
一句话总结——把婚姻当独立电影拍,观众只有他们自己。
有人替她算过,隐婚生女那几年,她正好经历最猛的舆论塌方。
建筑奖被收回,AMP官网去年10月挂出声明:项目申报材料缺关键签字,奖项取消,与江女士无直接关联。
字面上替她摘锅,实则把“蹭奖”锤得更死。
品牌方掉光,戏约腰斩,最惨时她去云南县城给乡村孩子上摄影课,被嘲“卖惨洗白”。
如今回看,那些“洗白”日子,其实是她偷偷去生孩子,顺手把 motherhood 藏进相机背面。
娱乐圈的规律是:只要沉默够久,新瓜会盖旧瓜。
《乘风2025》让她重新被看见,芒果TV紧接着官宣她加盟《姐姐的旅行》第二季,明年一月飞斯里兰卡。
离婚后的首份长期工作,合同里没写“妈妈”两个字,却处处是“单亲行程”——节目组私下透露,录制周期切成两周一段,方便她回北京看娃。
姐姐们拼事业,她拼的是幼儿园放学时间。
导演协会的老炮们罕见发声:请把焦点放回作品。
看似仗义,更像给同行留后路——毕竟今天被扒的是江一燕,明天就可能轮到自己。
观众却不那么好哄:明星把私活成默剧,票价却靠曝光度卖,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接下来她有两条路。
一条是把“单亲妈妈”做成新标签,上直播聊育儿,接母婴代言,流量稳吃三年;
另一条是继续闷头拍小众文艺片,让角色替自己说话,把争议熬成旧胶片。
照她以往的脾气,大概率选后者——当年建筑奖翻车,她都没出来掉泪,如今更不可能卖“惨妈”人设。
节目里,有人问她后悔隐婚吗?
她摇头:“孩子是我写的最好的剧本,只是没打算公映。
”
一句话把天聊死,也把自己架到高处。
观众散场后只记得:那个曾经摔碎过奖杯的人,如今把人生拼成另一块拼图,缺了一角,却更完整。
至于那块被收回的奖牌,听说她留在云南教室的窗台上,当镇纸。
风一吹,奖状页哗啦啦响,像给下课铃配的背景音乐。
来源:小园观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