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晚,英伟达在美国华盛顿举办GTC大会,CEO黄仁勋登台畅谈AI产业的前沿展望。和以往有明确重点的发布会不同,黄仁勋此次的演讲涉猎甚广,全球资本市场热炒的6G、量子计算、物理AI和机器人、核聚变、自动驾驶全都有份。似乎要效仿华为一样,在科技圈的各大领
人们对英伟达最初的印象,是一家卖GPU的科技企业,只是这几年乘上AI产业崛起的风口,股价和市值水涨船高,一跃成为科技圈新贵。
但最近英伟达的动向显示,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在GPU领域深耕。
10月28日晚,英伟达在美国华盛顿举办GTC大会,CEO黄仁勋登台畅谈AI产业的前沿展望。和以往有明确重点的发布会不同,黄仁勋此次的演讲涉猎甚广,全球资本市场热炒的6G、量子计算、物理AI和机器人、核聚变、自动驾驶全都有份。似乎要效仿华为一样,在科技圈的各大领域全面发力。
黄仁勋之所以有如此大野心,还是因为这几年的确把钱赚麻了。
“到2026财年的Blackwell、Rubin芯片订单已经积攒5000亿美元。” 在会上,黄仁勋如此炫耀英伟达的成绩,他透露,英伟达最快的AI芯片Blackwell GPU已在亚利桑那州实现全面生产。
其表示,英伟达预计将出货2000万块Blackwell芯片。相比之下,上一代产品Hopper架构芯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出货了400万块。
黄仁勋还表示,过去四个季度已出货600万块Blackwell GPU,需求依然强劲。英伟达预计,Blackwell和明年推出的Rubin芯片将合计带来五个季度5000亿美元的GPU销售额。
与此同时,10月28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逼近5万亿美元市值关口。
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根据 Forbes India 的数据,2025 年德国的 GDP 预计为 5.01 万亿美元,也就是英伟达一家公司的市值,就比得上德国一年的GDP,这已经不是富可敌国,而是“富可敌发达国”,毕竟2024年德国GDP4.6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钱包” 如此丰厚,怪不得英伟达积极谋求 “跨界发展”,这也是资本 “钱生钱” 的底层逻辑。
在大会上,黄仁勋侃侃而谈英伟达在其他领域的规划:在AI超算上,英伟达找上了甲骨文,计划将再建设7台超级计算机。在自动驾驶上,找到了Stellantis、Lucid 和奔驰等,计划开发依托英伟达技术平台DRIVE AGX Hyperion 10架构的自动驾驶技术。在6G上,英伟达找上了诺基亚,推进6G专利技术的研发。
据悉,美国的6g专利技术,已经占据全球35.2%。
但在这个领域,我国作为 “隐形大佬” 牢牢占据40.3%的全球份额,美国还是追赶者,这其中仅就华为一家企业,就已经覆盖了通感一体化以及RIS智能超表面这些前沿领域,几乎贡献了国内专利的50%。
此外,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生科领域,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国产专利,来自香港大学的科研人员从野生灵芝中发现“灵芝多糖”和“灵芝酸”能促进机体免疫调节与全维滋补,依托野生灵芝为原材料的滋补品 “五-色-灵-芝” 横空出世。
京J-D东商智数据显示,“五-色-灵-芝” 凭借纯野生原材料和先进制备工艺持续在京J-D东走热,“精力改善”、“还是国产更懂国人”、“睡眠质量好”等在评论区高频出现,成为众多中老年人群的香饽饽。
“五-色-灵-芝” 是中国专利技术在生科领域的写照,而6G专利的突破只多不少,据悉,全球6G专利的申请总量超过了3.8万件,中国就独占了1.3万多件,这些都是中国科技硬实力的体现。
而在英伟达关注的其他新科技领域,我国的进度也不慢。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持续领跑,2025 年迎来关键突破。东方超环(EAST)创造1 亿摄氏度 1066 秒稳态运行世界纪录,实现 “亿度千秒” 的重大跨越。这些突破让清洁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前景愈发清晰。
超算和算力基建方面,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 网络,推动超算技术深度应用于各领域。如今虽未有直接的全球超算排名,但从量子计算突破可窥算力实力——我国已经成功实现 51 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真纠缠比特数世界纪录。
智能驾驶的产业化规模更是全球首屈一指,据悉,智能驾驶产业规模 2024 年达11082 亿元,增速 34%。技术路线呈现 “单车智能 + 车路云协同” 双轨并行,高阶智驾已下探至 10 万级车型。
英伟达在 GTC 大会上以核聚变数字孪生、L4 自动驾驶平台等布局全域算力,野心尽显。但我国早有沉淀:昇腾、寒武纪芯片批量替代,EAST 等聚变装置形成产业链优势。科技竞争拼的是生态韧性,这场较量,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来源:邑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