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依然很强,但是躲不过白酒寒冬的侵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6 21:09 1

摘要: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实现营收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按181天计算,茅台日均盈利2.5亿元,稳居白酒行业龙头地位。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实现营收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按181天计算,茅台日均盈利2.5亿元,稳居白酒行业龙头地位。

核心产品茅台酒收入达755.9亿元,同比增长10.24%,贡献约85%的营收;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9%。渠道改革成效显著,直销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44.76%,较上年同期增长3.59个百分点。

"i茅台"平台上半年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亿元,日均销售额近6000万元。海外业务拓展迅速,上半年海外营收28.93亿元,同比增长31.29%,远超国内营收增速。

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等跨界产品引发市场热议,成为现象级营销案例。

然而,舆论也存在担忧声音。飞天茅台价格持续下跌,从年初的2220元/瓶跌至10月的1800元/瓶,跌幅近20%。

经销商合同负债较上年同期下降42.59%,反映渠道信心不足。

茅台酒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初,赖永初家族的先祖赖嘉荣于1826年在茅台村创办"茅台烧春"酒坊,独创"回沙工艺",成为酱香白酒的奠基人,被誉为"酱香始祖"。

赖永初(1902-1981)作为赖嘉荣之子,1924年接手"赖兴隆"商号后,将其从杂货店转型为钱庄,积累雄厚资本。

1929年,赖嘉荣扩建茅台镇"衡昌烧坊"。

1941年赖永初以7000银元+3000大洋全资收购衡昌烧坊并更名为恒兴酒厂 。赖永初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扩建窖池至17口,产能提升至1947年的3.25万斤,占当时茅台镇总产量的五分之三。

1945年,赖永初将"赖茅"酒通过香港试销打入国际市场,成为第一个将茅台酒推向国际的中国人。

1946年,赖茅在上海永安、先施两大百货公司销售,被誉为"贵州茅台酒之王"。、1952年,因经济问题被查,恒兴酒厂被国有化并入茅台酒厂 。

1953年2月,国营茅台酒厂全部接管恒兴酒厂,同年7月,由时任恒兴酒厂经理韦岭签字移交,统一将出厂产品命名为"贵州茅台酒"。

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茅台面临消费断层问题。90后、00后对白酒接受度低,Z世代偏好低度酒,传统商务场景萎缩。

飞天茅台价格持续下跌,从年初的2220元/瓶跌至10月的1820元/瓶,跌幅近20% ,部分电商平台售价甚至跌破1700元。

经销商合同负债较上年同期下降42.59%,反映渠道信心不足。

社会库存约1.2亿瓶,相当于6个月销量,去化压力较大。

渠道库存周转天数约180天,部分经销商库存压力陡增。

直销收入占比提升至44.76%,但i茅台平台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新用户注册量环比下降,老用户复购率也未达预期。

另外,政务禁酒令升级与商务宴请减少双重挤压核心消费场景。

白酒的下行周期下,茅台依然是白酒行业里面最能打的一个,远远超过五粮液和泸州老窖。

但是,在下行周期中,意味着整个行业都不会好过,白酒行业会持续几年的低谷期,可能跟什么时候能够走出通缩预期相关。

不管贵州茅台的三季报如何,白酒行业的寒冬已经到了,寒冬不会持续几个月,而是可能会持续几年。

来源:别山农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