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中四种传导机制介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7:54 1

摘要:热电子发射描述了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获得足够能量后,能够克服金属表面的势垒而逸出的过程。这一现象与光电效应类似,但能量来源不同:光电效应是光子激发电子,而热发射则是通过热能激发电子。当金属被加热时,电子获得热能,一旦能量超过金属的逸出功,电子就会从金属表面逸出。

电流机制总结

热电子发射(Thermionic Emission)Fowler-Nordheim 隧穿(FN Tunnelling)直接隧穿(Direct Tunneling)带间隧穿(Band to Band Tunneling)

Fig1. MOS结构中的栅极电流机制示意图

热电子发射(Thermionic Emission)

热电子发射描述了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获得足够能量后,能够克服金属表面的势垒而逸出的过程。这一现象与光电效应类似,但能量来源不同:光电效应是光子激发电子,而热发射则是通过热能激发电子。当金属被加热时,电子获得热能,一旦能量超过金属的逸出功,电子就会从金属表面逸出。热发射的电流密度可以通过Richardson-Dushman公式描述,公式中包含了温度和逸出功等参数,其电流与温度的平方成正比,与逸出功的指数成反比。

Table1. 可能的电流传导机制,TE, FN, Direct tunneling 电流对应公式

Fowler-Nordheim 隧穿(FN Tunnelling)

Fowler-Nordheim 隧道效应是一种量子隧穿现象,描述了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通过势垒进入半导体或绝缘层的过程。FN 隧道效应的关键在于,电子并不是直接跨越势垒,而是通过量子隧穿的方式穿过势垒。这种效应在低温下尤为显著,因为此时热激发的贡献较小,而隧穿效应成为主导。FN 隧道效应的电流密度与电场的平方成正比,并且随着电场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增长。这种现象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如Flash)和一些新型半导体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直接隧穿(Direct Tunneling)

直接隧道效应也是一种量子隧穿现象,但它与FN 隧道效应有所不同。直接隧道效应通常发生在薄势垒的情况下,电子可以直接隧穿过势垒,而不需要像FN 隧道效应那样依赖于电场的强烈作用。这种效应在低偏压下尤为显著,电流密度与偏压成线性关系。

带间隧穿(Band to Band Tunneling)

带间隧道效应是一种特殊的隧穿现象,它描述了电子从导带直接隧穿到价带的过程。这种效应通常发生在半导体材料中,当电子和空穴在强电场或高掺杂浓度下发生隧穿时,会产生显著的电流。与直接隧道效应不同,带间隧道效应涉及到了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因此它对材料的特性非常敏感。

Fig2. 热电子发射(Thermionic Emission)、Fowler-Nordheim 隧穿(FN Tunnelling)、直接隧穿(Direct Tunneling)和带间隧穿(Band to Band Tunneling)

1.Leakage Current Mechanisms and Leakage Reduction Techniques in Deep-Submicrometer CMOS Circuits.

2.Modeling of Tunneling Current and Gate Dielectric Reliability f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3.https://golden.com/wiki/Thermionic_emission-B9RRP4.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Alkanethiol Molecular Junctions: Conduction Mechanisms, Metal–Molecule Contacts, and Inelastic Transport.

来源:卡比獸pap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