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河作证 数字筑基 | 实景三维 科技赋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7:37 1

摘要:八月的巴蜀大地,骄阳似火、热浪翻腾。在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十一大队”)实景三维项目部,比高温更炽热的,是70余名技术人员与时间竞速的昂扬斗志。办公室墙上“凝心聚力百日战”的口号无声激励,屏幕上持续生成的三维模型正一步步构建着城市的数字孪生体……在全

八月的巴蜀大地,骄阳似火、热浪翻腾。在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十一大队”)实景三维项目部,比高温更炽热的,是70余名技术人员与时间竞速的昂扬斗志。办公室墙上“凝心聚力百日战”的口号无声激励,屏幕上持续生成的三维模型正一步步构建着城市的数字孪生体……在全体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炎炎夏日到秋高气爽,该项目已于近日基本完成主体工作,百日攻坚圆满落幕。

项目人员开展像片控制点测量

使命集结:数字攻坚立体作战

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时空基底,实景三维项目承载着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任,为实现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生活规划、生产调度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十一大队承接的这一重大项目,旨在打造覆盖川东某市中心城区300平方千米的高精度“数字骨架”,需要完成航空摄影、三维建模、实体数据生产等七大核心任务,最终交付厘米级精度的城市三维底座。

攻坚团队由该队测绘中心、大数据中心、资源所、地勘所等多个部门抽调的精兵强将组成,涵盖了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编制等多个专业。该队党委书记、队长徐小勤强调:“要重点抓好实景三维建设项目攻坚,推动大队数字地质板块提质增效。”分管队领导靠前指挥,全程督战,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在这支队伍中,有从管理岗重返技术岗的工程师,有刻苦钻研独当一面的技术员,还有简化婚前准备工作、坚守岗位的青年骨干。项目经理杨中峰感慨:“大家坚持全队‘一盘棋’,为同一个目标而奋力拼搏。”

昼夜兼程:团结协作全力冲刺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地形复杂的挑战,团队实行“白加黑”“5+2”工作模式。深夜的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职工食堂成了临时会议室。在模型汇交的关键阶段,成都、达州两地团队紧密配合,白天迎检、夜间整改,连续奋战一周,终于按时完成汇交任务,获得省专班的高度认可。

外业工作同样充满挑战。高级工程师陈波带领的航飞组,为了争取飞行时间,连续多日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坚守,想方设法克服无人机高温报警的难题,保障了日均工作量。

攻坚冲刺阶段,项目组全力以赴进行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图)、Mesh三维模型和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四项核心成果生产,终于在10月底基本完成主体工作。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精准呈现

高科技装备软件为项目高质量开展注入强大动力。其中,倾斜摄影测量使用大疆M300无人机搭载1.2亿像素五镜头相机,多角度同时采集影像,让模型更真实、立体;激光点云获取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华测AA10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快速获取地面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信息,精准呈现地形地貌;数据处理依托泽塔云服务器和高性能云主机,结合先进处理软件,凭借强大算力实现快速、精准、高效的数据处理。

技术创新是项目推进的重要支撑。面对DOM质量难题,项目组通过多软件协同和流程优化,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小像幅相机的高质量生产技术流程。在Mesh生产环节,引入高斯泼溅技术(3DGS),使模型真实感和纹理细节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项目采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的数据融合建模方式,有效解决了隐蔽区域建模难题。

项目管理同样创新不断。项目组建立了管理统筹—技术支撑—安全保障—质检反馈—管理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高频沟通、动态管控和交叉检验,确保质量和进度双达标。

“我们将继续保持干劲,全力以赴抓好质量审核和应用平台建设,争取早日实现成果交付。”测绘中心负责人表示。当“三光荣”精神遇上数字时代新技术,山河故事正在被赋予全新的表达方式,十一大队的数字转型之路也愈走愈坚实。

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陈科

文字编辑:王瑜

新媒体见习编辑:贾天宇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来源:i自然全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