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偏爱:苏超的一场误会、双向改造、三张罚单、千里之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7:23 1

摘要:自这项全名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比拼开始后,如果说起初是因为十三太保间互不服气而梗满天下,那么,到了中段,“草根精神”就成了赛场内外最高亢的战歌。

明明常州在苏超里的成绩最高只爬到倒数第二,怎么就成了最热门的人气冠军?

明明说起职业足球各种恶习就万分鄙夷,怎么苏超里的球员纹身染发似乎从来没人批评?

明明进入淘汰赛后都不得不承认经过专业训练的球员技高一筹,怎么还会坚持用“草根世界波”来赞美苏超水平高过国足?

苏超被偏爱着,被明目张胆地偏爱着,而这种偏爱,正是源自苏超改造的和被改造的。

一场误会

自这项全名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比拼开始后,如果说起初是因为十三太保间互不服气而梗满天下,那么,到了中段,“草根精神”就成了赛场内外最高亢的战歌。

这当然是场误会,至少,在一开始是误会,而且有两层。

第一层误会,从2024年11月作为试验的南京苏州对抗赛算起,这就不是所谓的“民间自发”。能让全省每个地市都在短时间内无中生有地全城选拔调集资源,这怎么可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结果?由一开始,苏超就是官方强力策划组织,甚至可以说,比以俱乐部形式组队的中冠中乙中甲乃至中超都更加官方。至于以苏超的火爆来宣布“只要没有足协参与就能办好”,完全是一厢情愿,包括仿照江苏而举办的全国各“超”在内,没有任何一张承办名单里少得了当地体育局和足协。

至于第二层误会,那就是认为业余球员的技战术水平超越职业选手,尤其是在看过类似角球直接破门这样的精彩集锦后。孰不知,在较低对抗强度下,平时公园草坪上也能见到“神仙球”,而11人制90分钟的正式比赛,绝大部分没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连保持体能都是件难事,否则,就不会下半场频频抽筋倒地。

网上流传致国足的“公开战书”(已辟谣)

是天大的误会,但,倘若不是因为这两层可以总结为“草根”的误会,苏超也就不会有那么山呼海啸,那么众志成城,那么成功。

双向改造

苏超竞赛规程里,写明这是江苏省男子足球最高水平比赛,目的包括推广普及足球运动,以及积极衔接中冠,也就是进入职业定义前的最后台阶。只不过,与过往相比,江苏高人做出了一个点石成金的决定,那就是,参赛队名为城市名,每个设区市仅可报名一支参赛球队。

像是省运会的组队方式,但又非赛会制,而是主客场。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改造,精准切中散装江苏“没有恩怨全是世仇”的历史土壤,才让苏超开天辟地一球成名。“天时地利人不和”,苏大强的人口地域规模、经济相对均衡、文化多元差异、足球梯队基础,以及中超冠军江苏苏宁解散后的情感空白,让一切水到渠成。

然而,改造了赛事的苏超,同样被改造着,并因这种指向“草根”的改造而真正光芒四射。

人们发现了组队成员最业余的常州,发现了读好书踢好球做好人的南通,发现了白天打工夜晚训练的追梦者,发现了面对每个机会都奋勇拼搏的少年、青年、中年,最重要的,发现了自己心里从未熄灭的城市荣誉感!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此时从省会喊出,像是火种,彻底点燃燎原之势。千千万万过去从不看球的男女老少涌了进来,学习什么叫越位什么算犯规,学习为自家子弟加油助威,街谈巷议尽是苏超,立功球员瞬间成为交口传诵的城市英雄,路边小店都愿意用赞助来共襄盛举。

“苏超”各种梗图

因为,那些披着家乡名字战袍的,分明就是身边人,就是一个个平凡的自己,期待逆袭的自己。即便还算不得真球迷,那句感叹也是情深意切:“我原来以为自己喜欢足球,后来发现是喜欢这座城”。

与此同时,即便原本可能对所代表地域并没有土生土长感情的球员,或许只是位刚刚落户的“新市民”,或许只是学籍在此,同样在这种从未感受过的纯粹热烈中被召唤。第一次踏上如此壮观的赛场,第一次聆听如此震撼的喝彩,第一次成为如此耀眼的明星,值了!

先是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互相成就,双向奔赴。若没有高层规划,只能是一盘散沙,若没有万众呼应,只能是空中楼阁。官方组织的苏超就这样润物无声地加上了草根金色,所有的误会反而变成美好源泉。

很难想象,没有顺势而为的被改造,这项总体技战术水平至多相当于中冠的赛事怎会现场观众数媲美中超,怎会让连国足比赛都无意转播的央视赶来架起直播镜头,又怎会成为宾客盈门的文旅密码?

这是起初绝不会有太多期待的联动。5月中旬开踢,小长假已过,南通、常州、徐州当时所设主场均是只有数千座位,更多只当作单纯的体育活动,哪有什么集市摊位?当携家带口的全城后援团如约而至,当客队球迷蜂拥出征,这才有了自端午节起的“足球搭台,文旅唱戏”。

每个城市里最气派的奥体中心就从此时起争相启用,但低价甚至免费的门票始终没变,景区商圈的优待政策和票根经济应运而至,把每个比赛日都变成节日,生生创造出只有欧冠世界杯才能荟萃的盛况。

所以说,苏超本身就是场逆袭,单场观众数破6万合计近250万的逆袭,游客人次过千万拉动消费超百亿的逆袭。

南京队与泰州队的半决赛,今年第六次刷新上座人数纪录

这就是足球,你怎能不爱?这就是苏超,你怎能不偏爱?偏爱到,那个声称“苏超硬刚足协,改名文旅赛事”的流言是如此荒诞不经,却照样能被热烈转发,这里满是对苏超的拳拳爱意,对一切可能的不利警惕万分。

三张罚单

其实,在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里,很难有绝对的出淤泥而不染。为了提高整体实力,苏超各队基本都在既定规则内征召了青训梯队、退役球员,甚至中超中甲现役,然而,只要进入过类似圈子,难免沾染习气、潜规则。

人还是那些人,怎么办?

苏超迄今开出三张停赛罚单,分别给予镇江队刘丹、南京队杨笑天、连云港队姜卫鹏。毫无意外,三位皆有深厚的职业经历。

处罚原因主要都是球场暴力行为,严格来说,是职业赛事中司空见惯到不一定会得红牌的推搡、锁喉。但,对一个此时已被赋予“民间草根自娱自乐”属性、以摒弃足球丑陋一面为愿望的联赛,这就是不被允许不能姑息的苗头。

苏超纪律委员会开出的第三张罚单

没错,苏超不需要这样的“江湖大哥”作派。中超不能改造的,就让苏超来改造。

还记得吗?最初那几句让人耳目一新的口号里,“没有假球”最是让人心潮澎湃。不要假球,不要脏球,不要金元足球,苏超要的是永不言败的荣耀精神、草根志气!

毕竟,谁会真的相信一个只能在下班后练几脚的业余爱好者踢得过国足呢?这只是对那支“海参队”的恨铁不成钢。

永远不要傲慢地面对这种朴素草根情感。在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之间,苏超重塑着对于足球的印象,并成为全中国的榜样和启发。

什么是职业?不敬业就谈不上职业!什么是业余?拼尽全力就一点不业余!尽管联赛定义中的职业和业余,和人们心目中的划分很可能存在差异,但球员到底有没有在中乙以上注册登记重要也不重要,是英雄是狗熊,一上场就超明白!

千里之行

改造,被改造,苏超是条新路,是个新物种。

改革拯救中国足球,是佛祖都会觉得艰难的工程,只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去尝试就永远只能原地打转,是8000万江苏人勇敢迈出了居功至伟的第一步,就像40年前乡镇企业在此另辟蹊径异军突起。

不可能完美,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2025年的规则在来年势必改进,但当苏超可以拉动青训,可以促进文旅,可以成为全民“超”级团建、城市“超”级动力,这就已经是不可能更完美的开局。十三太保好比十三条龙,衔珠而上,各显神通。因为都争南哥,才都是大哥。

确实,随着苏超成为所有人重视的舞台,众口难调。更多的专业球员,更多的商业赞助,势必带来更高的比赛水平,也带来更难的平衡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石破天惊的新鲜感褪去,2026年的苏超走向更加值得期待,基于足球,不止于足球。

苏大强,继续战斗!

来源:浑人带你看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