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建三局是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中国建筑旗下“排头兵”,总部位于光谷,成立60年来,已发展成为年合同额超1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年投资额超400亿元的大型综合建筑企业集团,连续多年排名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第一。
10月30日,在中建三局成立60周年之际,中建三局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国建筑科技馆举行。
中建三局是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中国建筑旗下“排头兵”,总部位于光谷,成立60年来,已发展成为年合同额超1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年投资额超400亿元的大型综合建筑企业集团,连续多年排名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第一。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5湖北企业100强名单”上,中建三局以营收4435亿元居榜首。目前拥有员工7万名,带动上下游1.5万家企业共同成长。
成立60年来,中建三局秉持“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争先精神,打造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项目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
中建三局总部办公楼
改革开放初期,中建三局出征深圳,在时为“华夏第一高楼”的深圳国贸大厦、地王大厦施工中,先后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和两天半一个结构层的“新深圳速度”,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中建三局先后承建、参建全国20余个省、区、市第一高楼和全国50余座300米以上高楼,包括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台址、香港环贸贸易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彰显了中国建筑业在全球的顶尖技术水平。
由左至右分别为中建三局建设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台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中建三局建设了冬奥、军运、大运、亚运等赛事场馆及配套工程,仅用112天建成承载千年大计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10多天时间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创造了“中国速度”。在全国打造了1.3万公里的路、桥、隧,为国内大循环织就经纬网、畅通大动脉。建造高端厂房、会展场馆、机场航站楼等大体量、标志性工程600余座,其中,仅机场航站楼便达70余个。
中建三局还建设了海上风电、高原铁路、2400米深的锦屏实验室等,征战高原、挺进南极、经略海洋,打造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
一直以来,中建三局与光谷保持密切战略合作,建设了光谷公共服务中心、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等一大批项目。2019年,中建三局总部迁入位于光谷高新大道的中建科技产业园,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主要指标保持年均12%以上增速,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4435亿。近年来,中建三局以“城市合伙人”方式参建光谷科学岛等项目,积极参与光谷建设。
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面向“十五五”,中建三局将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全面领先,继续以当好湖北龙头型企业为己任,向着世界一流投资建设运营集团迈进,矢志挺进世界500强前200位方阵。
来源:中国光谷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