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智能化似乎是新能源车的专属语境。人们谈智能,往往默认是在谈电车。但这一次,东风日产和华为乾崑一起打破了这种“默认逻辑”——在央视直播间、在华为园区,一台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以“天籁”的名义,正式走进了公众视野。
曾几何时,智能化似乎是新能源车的专属语境。人们谈智能,往往默认是在谈电车。但这一次,东风日产和华为乾崑一起打破了这种“默认逻辑”——在央视直播间、在华为园区,一台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以“天籁”的名义,正式走进了公众视野。
10月31日,天籁·鸿蒙座舱全球首发。看似是一款中期改款车型的焕新,实则是一次跨时代的技术融合。从外观设计到车内交互,从感官舒适到智能能力,它都在重新定义一个问题:燃油车,能不能足够聪明?
答案,是肯定的。
天籁·鸿蒙座舱,搭载HarmonySpace 5系统与华为乾崑智能技术,成为全球首款鸿蒙座舱燃油车。15.6英寸智慧屏,48个原生鸿蒙应用,语音控制、无麦K歌、笑脸抓拍、四音区分区交互……这些原本属于高端新能源车的功能,如今坐进了一台传统三厢家轿里,而且毫不违和。
天籁一直是合资家轿市场里舒适代名词。大沙发、静音好、座椅厚实,是它被人熟知的特质。但这一次,天籁·鸿蒙座舱不再满足于“舒服就行”。
内饰全面软包,低饱和度配色,“女王副驾”拥有与主驾同规格的通风、加热、按摩、迎宾记忆等功能,进一步强化“家居氛围”。这种触感与氛围,和车机上的鸿蒙系统形成一种自然的过渡——柔软的空间包裹下,是一个反应灵敏、语义丰富的智能系统。
更惊喜的,是音响。
17个高保真扬声器、7个个性化听音位、可升降星环散射体……这些配置听上去像是豪华车的专属,但现在它们出现在一台家用车里。搭配256色氛围灯随声而动,天籁·鸿蒙座舱把“听感”这件事做得前所未有的认真。
很多人会将这次合作视为一次品牌跨界联名,但东风日产显然想得更深一步。它称这款车为“燃油智能第一车”,并在发布会现场抛出了“油电同智”的战略关键词。
这是一种明确的转型方向。中国有3亿燃油车用户,这是不能被忽视的当下用户。他们既没有全面转向新能源,也不愿在智能化体验上被时代抛下。东风日产选择与华为合作,就是为了填补这个庞大群体在智能化上的“体验断层”。
用华为方面的话来说:“智能,不该是新能源的专属福利,而是所有车主的日常标配。”
智能汽车的下半场,不该是“油电对立”的零和博弈,而是“油电并进”的生态重构。
天籁·鸿蒙座舱没有去取悦“智能新贵”,而是坚定站在了主流燃油车用户一侧,用一场落地的升级,完成了一次有力的回应——智能,不是身份象征,而是人人可及的用车日常。
来源:每日车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