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京赤坂迎宾馆里的空气突然安静了。高市早苗那句"难度很大"说出口时,特朗普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了一下。这是2025年10月28日,美日领导人会谈中最微妙的瞬间。
东京赤坂迎宾馆里的空气突然安静了。高市早苗那句"难度很大"说出口时,特朗普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了一下。这是2025年10月28日,美日领导人会谈中最微妙的瞬间。
媒体拍到的合影里,两人都挂着标准的外交微笑。但知情人士透露,会谈现场的气氛远比照片显示的紧张。高市早苗用最礼貌的语气,说出了近年来日本对美国最直接的拒绝。
"萨哈林2号"项目成了这场博弈的核心。这个俄罗斯的天然气项目供应着日本近10%的液化天然气需求。东京电力、关西电力等主要电力公司都依赖这份稳定的供应。一旦切断,东京的夜景可能会暗掉三分之一。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内部测算显示,如果完全改用美国液化天然气替代,日本企业每年需要多支付30%以上的能源成本。这个数字让内阁官员们直摇头。普通家庭的电费账单可能会再涨20%,这在高物价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现实的问题是,日本整个能源基础设施都是围绕俄罗斯天然气设计的。从接收港口到输送管道,要全部改造需要五年时间和数万亿日元的投入。一位能源官员私下吐槽:"这就像让左撇子突然改用右手写字。"
特朗普在会谈中反复强调"盟友要团结一致"。但他带来的方案让日方难以接受:让日本购买更贵的美国天然气,同时要求日本企业撤出"萨哈林2号"项目。这个方案在日本内阁引发强烈反对。
财务省算过一笔账:日本在"萨哈林2号"投资了约40亿美元,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持有22.5%的股份。如果现在退出,这些投资可能血本无归。而俄罗斯很可能把这些股份转卖给中国,这等于"人财两空"。
会谈结束后,白宫发言人意味深长地说"盟友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这句话在日本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讽刺道:"翻译一下就是:你们不听话就是不负责任。"
事实上,这不是日本第一次在能源问题上与美国出现分歧。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虽然参与了对俄制裁,但始终拒绝退出"萨哈林2号"。三年过去了,这个立场反而更加坚定。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虽然从之前的12%降到了9%,但绝对用量变化不大。这种"明降暗保"的做法,体现了日本在平衡美日同盟与现实利益时的谨慎。
日美表面上说是"共同开发",实则想利用日本的提炼技术。日本稀土进口商社的负责人直言:"美国的稀土开采成本是中国的三倍,而且环保标准严格,根本不可行。"
会谈当天下午,东京股市的天然气相关股票出现异动。东京燃气股价一度下跌2.3%,而从事美国天然气进口的JERA公司股价则上涨1.7%。市场用脚投票,反映出商界对能源政策转向的担忧。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内部报告指出,如果完全切断俄罗斯天然气,日本制造业成本将上升15%,这将直接打击汽车、电子等核心出口产业。已经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电费再涨的话,只能考虑把工厂迁到海外了。"
这场会谈的细节逐渐被媒体披露。据说高市早苗准备了长达20页的说明资料,用详细的数据向美方解释日本面临的困境。但特朗普的回应相当简单:"日本需要展现更坚定的立场。"
会谈结束后,日本各大报纸的社论呈现出罕见的一致性。《读卖新闻》写道:"国家利益必须放在首位"。《朝日新闻》则质疑"美国的要求是否真的符合日本国民的利益"。
在社交平台上,"难度很大"成了热门话题。有日本网友调侃:"美国让我们断气,不如先给我们接口气?"这条推文在24小时内获得超过10万点赞。
与此同时,美国天然气生产商却在暗自高兴。如果日本转向美国采购,他们每年能多赚50亿美元。这个数字让一些观察家怀疑,美国推动对俄能源制裁的背后,是否藏着商业利益的算计。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在会谈后对记者说:"我们会继续与盟友协商,但日本的能源安全不容妥协。"这句话被业界解读为日本不会轻易改变立场的信号。
赤坂迎宾馆里的空气,似乎比刚才更重了。
来源:筱筱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