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台下坐着的马克·扎克伯格、乔治·卢卡斯、海莉·比伯等亿万富翁,她拿起麦克风,露出一贯冷静而真诚的神情,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极其黑暗的时代。这个世界需要同理心,需要帮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尤其在我们的国家。”
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那盏象征创意与财富的聚光灯下,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没有选择迎合。
面对台下坐着的马克·扎克伯格、乔治·卢卡斯、海莉·比伯等亿万富翁,她拿起麦克风,露出一贯冷静而真诚的神情,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极其黑暗的时代。这个世界需要同理心,需要帮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尤其在我们的国家。”
然后,她抬头望向那一排价值连城的观众席,微笑着补了一句:“爱你们,但有些人比我有钱多了。如果你是亿万富翁,那为什么你还要是亿万富翁?不是针对谁……但拜托,把钱捐出来吧,shorties(小富豪们)。”
全场爆发出笑声与掌声。但据《People》报道,扎克伯格并没有鼓掌。
这场演讲发生在《华尔街日报》年度创新者奖(WSJ. Innovator Awards)颁奖礼上。23岁的艾利什凭借其音乐创新力获颁“年度音乐创新者奖”。
这位以《What Was I Made For?》闻名的年轻歌手,却选择在获奖感言中谈论“社会责任”——而非创作灵感。
她没有激烈控诉,也没有煽动情绪,而是用她特有的轻声语气,说出一个在资本语境里显得突兀的问题:“当你有那么多钱时,你打算用它做什么?”
在场的亿万富翁名单几乎可以组成一个硅谷名人录: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电影《星球大战》之父乔治·卢卡斯、身价已超十亿美元的海莉·比伯,以及各类基金会巨头。这一刻,艾利什像是将一个“道德试题”丢进镀金的大厅。
艾利什的批评并非空喊。
主持人史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在现场宣布:“比莉·艾利什将把‘Hit Me Hard And Soft’巡演的收入,捐出1150万美元,用于应对食品不安全与气候危机。她通过自己的‘Changemaker Program’支持全球的公益组织。”
台下再次响起掌声。这一次,连最富有的宾客也不得不认可她的行动力——因为她确实“把钱用在了嘴巴说的地方”。
这场捐赠将支持一系列专注于粮食公平、气候正义与碳减排的项目——从环保基层团体到国际非营利机构。
科尔伯特感慨道:“比莉,谢谢你。代表全人类,谢谢你。”
艾利什的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年轻一代视她为“敢言的声音”——那句“Give your money away, shorties”既像挑衅,也像温柔的讽刺。
这不是她第一次发声。她长期关注气候议题,倡导环保巡演;在她的演唱会现场,所有塑料制品都被禁用,食物供应商必须符合可持续标准。
如今,她更直接地把矛头对准了全球的财富集中问题。
这位Z世代的偶像,在奢华宴会中要求亿万富翁“重新定义成功”。
而有趣的是,在台下她又与海莉·比伯合影留念。那位刚将个人护肤品牌以10亿美元卖给e.l.f.化妆品集团的年轻企业家,在照片中笑得温柔而克制——一个代表资本,一个代表反思,两人的合影恰好成为当晚最微妙的瞬间。
艾利什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如此强烈共鸣,是因为她的创作与公众形象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脆弱中的清醒。她的音乐表达了新世代面对世界的焦虑——气候、社交、身份与孤独,而她本人似乎将这些抽象问题化为行动。
她在颁奖典礼上穿着一身海军蓝套装,灰色毛衣配印花衬衫,脚上是深棕皮鞋与袜带——一种复古而不刻意的姿态。这身装束,正如她的发言:不耀眼,却锋利。
当她离开舞台时,台下的笑声与掌声还在延续。但那句提问——“如果你是亿万富翁,为什么你还要是亿万富翁?”——像一根针,仍在扎进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背后。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见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