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老年人背诵文言文可以丰富精神世界,锻炼记忆力。以下为你推荐三篇适合中老年人背诵的文言文。
中老年人背诵文言文可以丰富精神世界,锻炼记忆力。以下为你推荐三篇适合中老年人背诵的文言文。
1. 《陋室铭》——刘禹锡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大意是: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灵秀。
这虽是简陋的居室,只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显得简陋。苔痕蔓延上台阶,草色映入帘内,与学识渊博的人谈笑风生,往来的没有浅薄俗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研读佛经,没有世俗音乐扰乱听觉,没有官府文书劳累身形。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全文仅81字,却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以“德馨”为核心,用“诸葛庐”“子云亭”作比,凝练传递出安贫乐道的人格追求,精准契合中国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成为修身养性的文化符号。
中老年人在这篇古文里能学到:
句式骈散结合、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可提升语言表达的节奏感与文采;文中的处世态度能滋养心境,帮助建立豁达的生活观。
巧记方法:
按“立意(德馨)—环境—交往—生活—典故—结语”结构拆分记忆,
提取“仙、龙、德馨、绿、青、鸿儒、素琴、诸葛庐”等关键词串联成记忆链,
如“以仙龙喻德馨,见苔草忆鸿儒,弹素琴思古庐,终以论语作结”。
2. 《爱莲说》——周敦颐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大意是:
水上陆上的草木之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爱牡丹。我唯独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藤蔓、不长分枝,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能远远观赏而不能随意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逸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这篇文章以花喻人,通过菊、牡丹与莲的对比,精准阐释君子“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格,
托物言志的写法极具感染力,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成为中国人品格修养的标志性表述,流传千年。
中老年人从这篇文章里能学到: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可丰富表达内涵;文章逻辑清晰、对比鲜明,能提升思辨与表达精准度;君子品格的论述可滋养精神世界。
巧记方法:
采用“花之对比”记忆法,先记三种花的象征(菊—隐逸、牡丹—富贵、莲—君子),再重点记忆莲花的特征句(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
最后以结尾的感叹句收束,形成“总起—分述—总结”的记忆框架。
3. 《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大意是: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完成学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流逝,意志随日子消磨,最终像枯枝败叶般凋零,大多对社会没有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来得及吗!
这篇作为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训,仅86字却凝聚了修身治学、立志成才的人生智慧,语言精炼如箴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名句直击人心,成为跨越时代的教育经典与处世准则。
中老年人从这篇文章里能学到:
文字凝练庄重,句句蕴含哲理,可提升表达的深刻性;修身养性的教诲能帮助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浮躁与懈怠;其家训智慧也可用于传承家庭美德。
巧记方法:
用“关键词串联法”,提取“静、俭、淡泊、宁静、学、志、淫慢、险躁、年驰”等核心词,按“修身—治学—戒弊—警示”的逻辑顺序记忆,
如“静俭修身,淡泊立志;学志互依,戒躁防慢;时逝难追,悲守无及”。
4. 《两小儿辩日》——《列子》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大意是:
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远,而正午时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了正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正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无法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这篇文章以短小寓言展现孩童的思辨智慧与孔子“知之为知之”的谦逊态度,
既蕴含科学探究的萌芽,又传递了实事求是的处世哲学,故事性与哲理性兼具,适合各年龄层阅读传承。
中老年人能学到:
文章以对话推动情节,语言生动鲜活,可增强表达的故事性;孩童的思辨与孔子的谦逊能启发思维,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巧记方法:
按“起因(见辩斗)—经过(两儿说理)—结果(孔子不能决)”的情节顺序记忆,分别记住两小儿的核心论据(一论大小、一论冷热),
结合“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的对比意象辅助记忆。
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大意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这篇文章全文仅84字,将赏月的闲情与人生的感慨融为一体,以“积水空明”喻月光,以“藻荇交横”喻竹柏影,写景极简却意境悠远,
结尾的“闲人”之叹道尽旷达心境,精准捕捉了中国人的诗意生活情怀。
中老年人从这篇文章里能学到:
极简写景的笔法可提升文字的表现力与画面感;苏轼的旷达心态能帮助调节情绪,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文章节奏舒缓,诵读时可放松身心。
巧记方法:
采用“时间—动作—场景—感悟”的线索记忆,提取“夜、睡、起、寻、步、庭、月、闲人”等动词与关键词,
结合“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经典意象,串联成“月夜起行寻怀民,庭中赏月见竹影,叹无闲人共此境”的记忆链。
6. 《大道之行也》——《礼记》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意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壮年人能发挥才能,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财物厌恶被抛弃在地上,却不必据为己有;力气厌恶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却不必为自己谋利。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大门可以不关。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这篇文章以精炼文字勾勒出中国人心中最理想的社会蓝图,
“天下为公”“老有所终”等理念凝聚了古代的社会智慧与人文关怀,成为历代追求社会和谐的精神旗帜,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
中老年人从这篇文章里能学到:
句式整齐、气势贯通,诵读可增强语言的庄重感与感染力;文中的和谐理念能滋养胸怀,引发对生活与社会的积极思考。
巧记方法:
按“核心(天下为公)—准则(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现(待人、养民、货力)—结果(谋闭、贼不作)—总结(大同)”的结构拆分,
提取“公、贤、信、亲、老、壮、幼、货、力、大同”等关键词辅助记忆,形成清晰的逻辑框架。
这六篇文言文,每篇不过80-100字,却字字珠玑——
从《陋室铭》的安贫乐道,到《爱莲说》的君子风骨;从《诫子书》的修身治学,到《两小儿辩日》的思辨谦逊;
从《记承天寺夜游》的闲情旷达,到《大道之行也》的大同理想,它们既是语言艺术的巅峰(句式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更是人生智慧的浓缩(藏着处世、修身、养性的法门)。
这些千古名篇对中老年人而言,背诵它们不必求快,每天读几句、记一段,既能借凝练的文字锻炼记忆力、提升表达文采,更能在先贤的哲思里,找到抚平心绪、豁达生活的钥匙——
比如背《诫子书》懂“宁静致远”,念《记承天寺夜游》品“闲情诗意”,这些藏在文字里的温暖与通透,正是岁月最好的馈赠。
最后想问大家:这六篇经典里,哪一句让你读完觉得“说到了心里”?你打算先从哪一篇开始背?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要是背的时候有记不住的地方,也可以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巧招~
来源:樱桃小嘴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