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儒商·向新|儒商精神,搭建鲁企出海文化桥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15:45 1

摘要: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儒商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在这个以“儒”为名的商业盛会,展开了一场汇聚儒家思想与现代商业文明的深度对话。今日山东,儒商精神正悄然经历着深刻的内涵革新,成为拥抱创新、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聚焦儒商精神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人民网

导语: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儒商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在这个以“儒”为名的商业盛会,展开了一场汇聚儒家思想与现代商业文明的深度对话。今日山东,儒商精神正悄然经历着深刻的内涵革新,成为拥抱创新、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聚焦儒商精神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人民网推出系列报道。

红脸、红嘴、红腿,头上还有一枚红色的蝴蝶结,一只憨态可掬的朱鹮玩偶,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颜亮手中显得格外生动可爱。

朱鹮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韩国已经灭绝,在中国陕西发现仅剩的7只,中日韩三国合作保护,将朱鹮种群恢复到1万只左右。“它代表了三国合作的结晶,这种合作既有经贸,也有人文。”在济南召开的第四届儒商大会现场,颜亮讲述的朱鹮故事引出中外嘉宾对人文与经贸的思考,引发对儒商精神的热议。

当下,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经济贸易格局面临变迁,儒家思想中的“信”“义”“德”,正逐渐成为山东与国际社会深度合作的“精神密码”。

这种强调“义利兼顾、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构成了儒商精神的厚道底色,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颜亮和德国山东商会会长孟萌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儒商精神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融入商业实践,以“信”为本,以“义”为衡,以“和”为贵。新时代儒商既传承“和合与共、诚实守信”的优良品格,又彰显“创新求变、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

“儒商文化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讲信修睦、崇义尚德,不仅是山东的精神标识,也为现代商业文明提供了宝贵启示。”颜亮在采访中表示,本次儒商大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山东经贸发展的有机结合,它不仅推动山东经贸走向世界,还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导出去。

“儒家精神讲究‘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这与德国的工匠精神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只有将‘儒商精神’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才能在竞争中保持定力,在合作中赢得尊重。”孟萌在采访中强调,一个优秀的企业,不能只追求利润,更要坚守“良心”;不能只追求规模扩张,更要做到“做精、做长久”。

山东是对外贸易的海上窗口,儒商精神搭建起中外合作的文化桥梁。颜亮指出,山东是中日韩三国贸易与产业合作的重要节点,与日韩地方政府和企业长期保持密切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生态,在制造业、环保、海洋经济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具有坚实合作基础。“中日韩三国同处于儒家文化圈,本次儒商大会,也是连接山东与日本,推动产业结合的一个对接平台。我希望‘儒商’这个品牌走出去,让更多日韩企业认识到儒商的独特之处。”

孟萌在采访中表示,德国山东商会致力于“儒商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帮助山东企业学习德国企业的严谨态度与长期发展战略思维;另一方面让德国企业更深入理解儒家文化中的“和合共生”理念,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最终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孟萌在采访中分享了一个案例:“我在德国见证了一家拥有210年历史的德国化工企业——伟斯化工,与青岛中德生态园签署生产基地合作意向书。这个案例恰恰能体现德国企业家精神与山东优质营商环境的完美结合,也印证了山东开放的营商环境对海外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儒商精神赋予山东开放包容的营商底色,以“义”为准则,以“质”赢市场的商业实践,正成为山东企业出海的独特优势。

随着中国企业发展,儒商精神得以传播,重塑了合作格局。孟萌表示,山东与德国有着深厚的友好渊源,且两地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在高端智能制造、绿色科技、循环经济三大板块形成合作格局,德企提供技术支持,山东企业提供产业基础,双方合作既满足德企的创新需求,也助力山东企业实现转型。

儒商精神以其“立己达人、和合共生”的内核,正为中外合作注入持久而温暖的力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贸环境中,这份源自东方的智慧,或将指引出一条通向共赢的新路径。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