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机接口:岩山科技通过子公司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脑机接口研究,技术成熟后,医疗场景的脑疾病干预和消费电子领域的脑波控制设备等有望带来收入。若大规模应用,参考头部公司估值逻辑,业务可能带来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收入增长,但前期研发投入大,净利润实现时间较长。
岩山科技在脑机接口、AI大模型、智能驾驶、核聚变四大领域的利润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根据现有公开信息进行的分析:
- 脑机接口:岩山科技通过子公司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脑机接口研究,技术成熟后,医疗场景的脑疾病干预和消费电子领域的脑波控制设备等有望带来收入。若大规模应用,参考头部公司估值逻辑,业务可能带来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收入增长,但前期研发投入大,净利润实现时间较长。
医疗级产品:语言解码系统、癫痫诊断仪等,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
消费级产品:2025年底前推出首款C端助眠设备,成本控制在300美元以内
长期目标:推出成本低于20万元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
五年累计利润预测:14.8-22.8亿元
AI大模型:公司旗下岩芯数智开发的Yan模型,训练成本低,在端侧部署有优势,已应用于AIPC和机器人领域。若能在端侧AI设备中流行起来,靠授权费或预装分成,渗透率达到5%-10%时,一年营收可能达几亿元。- Yan1.3多模态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成为国内首批通过备案的非Transformer架构大模型
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在基于英特尔酷睿i3/i7芯片的机器人平台上部署Yan1.3大模型
与华为鸿蒙合作,预装10万台设备,产品已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
在医疗领域,开发的基于Yan架构的生成式智慧病历系统已在医院上线。
五年累计利润预测:14.0-20.6亿元
智能驾驶:子公司Nullmax采用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2024年上半年营收3438万元。2025年9月,Nullmax与国际头部汽车零件供应商签署协议,预计2026至2030年间带来约39亿元的销售收入。另外,Nullmax还与上汽、奇瑞等车企有合作,若能实现量产合作,未来3-5年营收可能有较大增长,毛利率也有望提高。
1. 纯视觉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成本比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
2. 真无图技术: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降低了部署成本和更新频率
3. 端到端架构:从感知到决策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
4. 高算力效率:在仅2T算力芯片上实现完整L2级ADAS功能,在8T算力芯片上交付行泊一体方案
产品进展与客户布局:
已获得上汽、奇瑞等多家车企定点量产项目2025年9月与国际头部汽车零件供应商签订2026-2030年通用定价协议,预计带来3.39亿元销售收入 。2025年上半年营收9523万元,同比增长72.3%。
五年累计利润预测:29.3-42.4亿元
核聚变:岩山科技持有岩超聚能39.9994%的股份,岩超聚能计划2028年建成第一代装置进行技术验证,2030年代建成第二代装置实现聚变点火并演示发电。短中期内,岩超聚能将把核聚变研发中积累的超导技术降维应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实现商业化收入,但具体利润贡献尚不明确。
未来投入较大,五年累计投资额:31.0-48.0亿元
五年累计投资收益:1.0-1.5亿元
综合来看,若各项业务发展顺利,脑机接口、AI大模型、智能驾驶业务未来五年有望为岩山科技带来数亿到数十亿元的利润,但核聚变业务短期内较难贡献显著利润。不过,这些业务都面临技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等不确定因素,实际利润情况可能与预期存在差异。
来源:蓝色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