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天有几百个人质问我,为什么一直纠缠前三十年贫穷问题不放,这些人都是倒打一耙扣帽子的好手,他们从来都想的是把不同意自己观点的声音压下去,为达目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一天有几百个人质问我,为什么一直纠缠前三十年贫穷问题不放,这些人都是倒打一耙扣帽子的好手,他们从来都想的是把不同意自己观点的声音压下去,为达目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作为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没人愿意纠缠那不堪回首的艰难时光,因为那样心里很难受。我刚来头条的时候,从来没有想着拿那时候的贫穷生活来说事,但架不住一直见到有人用数字计算的方式,否认六七十年代的农民粮食不够吃这个事实。尤其可恨的是,一些貌似一本正经实际胡说八道的学者,通过计算得出来,六七十年代的三十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元,甚至更离谱的得出当时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1440元这样的数字!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否认六七十年代的贫穷,进而否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必要性。本来,你在学术圈这样说,老百姓看不到也就算了,但既然在网络舆论场公开发表了,那当然是公然挑战全国几亿人民,否定大多数人民群众当年的付出!作为学者,不可能不知道当年的工农业剪刀差和以农补工,为了维护自己的某个观点,而不承认全国几亿农民几十年的艰难困苦,这样的学者教授真算的上学者教授吗?
更可恨的是,有一些这些学者的粉丝,号称是经历过当年的农民,为了维护他们的偶像也帮着他们出卖良心。这些粉丝集体鼓吹“从来没有吃不饱,只是吃不好”,鼓吹“七十年代一天工分日值一块多,两块多”等等,全然不顾直到1977年全国平均日值只有三毛多这个事实。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为了欺骗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父辈祖辈当年为了国家建设,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所以,不管是美化六七十年代的学者,还是他们的粉丝们,不管是否真经历过六七十年代,都没想着说真话,而且不断编造和重复一系列谎言。因为事实根本不难搞清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全国经济数据,从网上根本不难查到。但是这些集合在某民营小微企业的学者,和被他们忽悠的粉丝,不但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存在,反而在编造谎言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编造那时候“住房教育医疗免费”的谎言,让人以为那时候占全国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体制内人员的生活,是全国所有人能过上的。岂不知,那时候城市人均住房3.6平方米,而且是不带厨卫的筒子楼。这样的住房,房租便宜现在有人住吗?至于房子买卖的价格,那时候全国有多少人卖房子,有多少人有钱买房子?拿房子这样的奢侈品糊弄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让人以为那时候物价“便宜”,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再说“免费医疗”,这是只有在体制内(包括国企职工)人员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而且当时全国的医疗水平如何,经历过的人门清——县医院能有一台X光机就不错了,其它仪器什么都没有。被很多人说的功德无量的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确实比没有之前强多了,平均年龄上涨当然说明健康状况的改善。但是,把一年两毛钱的合作医疗费用发挥的作用捧到天上去,这不同样是想骗人的骗子吗?
至于“免费教育”,不多说,一个是那时候的教育不免费,一个学生一学期两三元的学费照样很多人交不起;二者,不管你上到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都一样到农村种地,这样的教育如果费用太高,还会有人去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全国普及的低费用基础教育,比那些人说的所有成就都重要。可惜他们这些人认识不到,整天在那里重复固定套路,不让人说那时候的生活贫困。
实际上这群包括学者在内的人非常可怜,他们对改革开放不满又不敢公开说出来,一说出来必然会像司马南那样被处理。所以他们只能用指桑骂槐的方法,拼命打压支持改革开放的人,连涉及到六七十年代的回忆都被他们说成是否定抹黑前三十年。这种方法很低级,低级到任谁都能看出他们的目的,但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就这样赤裸裸的编造和传播谎言。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不管他们怎么卖力的表演,也不可能阻挡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他们在网上的一切表演,只能跟司马南一样的结局。
来源:过去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