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怡在监室铁床上蜷缩着,手指抠着墙皮。墙上歪歪扭扭刻着“97”,这是她出狱剩下的日子。同屋的陈芳上个月出狱,留了半包纸巾和一个刻着“熬”字的塑料盆给她。现在那张床空了,阳光从铁窗透进来,正好照在“熬”字上。
张怡在监室铁床上蜷缩着,手指抠着墙皮。墙上歪歪扭扭刻着“97”,这是她出狱剩下的日子。同屋的陈芳上个月出狱,留了半包纸巾和一个刻着“熬”字的塑料盆给她。现在那张床空了,阳光从铁窗透进来,正好照在“熬”字上。
新来的狱友问她:“出去后最怕啥?”张怡摸着左手腕的疤,笑着说:“怕商场扶梯,怕扫码付钱,怕人脸识别……反正比坐牢还让人害怕。”
2015年冬天:戴着手铐进来那天,雪下得特别大。警察让她脱得只剩背心裤衩,连鞋垫都得扯出来抖几下。她紧紧抓着父亲送的红毛衣,警官一把抢走,说:“这里只能穿囚服。”后来她才知道,那件毛衣是父亲熬夜蹬三轮,攒了三个月钱买的。
2017年秋天:隔着探监玻璃,肺癌晚期的父亲忍着咳嗽对她说“多吃点”。一个月后,妹妹打电话告诉她:“爸走了,临终还攥着你小时候的毛衣。”那天夜里,她用牙刷往手腕上捅,警报器立刻响起来——原来在监狱,连自杀都得打报告。
“张怡!扫盲班上课了!”警官老周嗓门大,喊得铁门哐当作响。她捏着铅笔头,在本子上画鸡笼设计图。去年她帮监狱养过50只鸡,饲料配比算得比谁都清楚。
技能清单:
✅ 组装缝纫机(比流水线快30%)
✅ 弹簧计数法(2000个零件一个不差)
✅ 基础财会(全靠自己学的)
❌ 人脸识别(练了32次还是不行)
“等出去了,我要养500只走地鸡!”她写在日记本上这话的时候,口水差点滴到纸上。狱警老周给她泼冷水:“现在卖鸡蛋都得直播,你会吗?”
上周出监课,教官拿来手机模型。张怡哆哆嗦嗦点开“扫码支付”,屏幕突然跳出个骷髅头,原来是防诈测试弹窗。“这比当年骗我背黑锅的人还吓人!”她抓着模拟器,手心直冒冷汗。
数据说话:
司法部调研:70%临释人员最怕电子支付
上海女监记录:43%出狱人员因为不会打车迷路
教官翻出案例说:“去年有个大姐拿着现金结账,被当成小偷报了警。”
夜里睡不着,她就数妹妹寄来的信。一共287封,每封开头都是“姐,今天赶集买了你爱吃的米豆腐”。最新那封夹着照片,老家的土房变成了小超市,扫码枪挂在收银台上,看着像把枪。
妹妹在信里写:“现在租房要刷脸认证。”她连夜把身份证号背熟,梦里都在念叨:“要是机器听不懂贵州口音可咋办?”
监室外传来快递车喇叭声,那是给刑满人员送新衣裳的。张怡突然把养殖手册往怀里揣了揣,封皮上写着:“给十年后的自己——别再算错人生账。”
深夜技能班,她对着电脑摄像头结结巴巴:“我…我养的鸡……”录到第18遍时,背后传来老周憋笑的声音:“比当年演《重生记》还紧张!”当初她披着用囚服改的戏袍,念台词“我要替爹娘再活一次”时,台下的人都哭了。
网友评论:
“进去时诺基亚,出来要面对元宇宙”
“建议监狱开抖音培训班”
“她算幸运的,好多人出去三个月又回来了”
专家建议:
1. 技能兑换券:监狱证书直接对接企业招聘
2. 代际帮扶组:大爷大妈教生活常识,年轻人教智能机
3. 缓冲安全屋:提供3个月免费过渡住宿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张怡突然问:“现在公厕还要投币吗?”十年前她入狱时,上海街头厕所收费五毛。这个问题像一闷棍——我们以为在帮她们追赶时代,却忘了时代早跑得老远。
那个刻着“熬”字的塑料盆,或许才是最好的见证者。它装过铁窗里的眼泪,也会盛放新生的期待。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部分图片由AI生成。
来源:明月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