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沙井村史》(1974年2月版)记载,“(1949年)十月三日,党组织在我村召开群众大会,由我村野战医院的秦所长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顿时全场欢声雷动,‘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声,震荡原山淄水,经久不息。”
《南沙井村志》编写组(摄影:秦克铸)
《南沙井村史》(1974年2月版)记载,“(1949年)十月三日,党组织在我村召开群众大会,由我村野战医院的秦所长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顿时全场欢声雷动,‘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声,震荡原山淄水,经久不息。”
《南沙井村史》中提到的“野战医院”是什么单位在什么时间建立的,又是什么时候迁走的,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后来的情况又是怎样的,村史中再无记载。
2020年,《南沙井村志》编写组成立后,曾就此问题委托编写组黄炳文、秦克荣同志采访了村里有“活字典”之称的长者于绍年先生(今已故),他是村志编写组的顾问。村志定稿时,编写组采纳了于绍年先生的回忆口述材料,黄炳文、秦克荣同志根据于绍年先生的口述撰写的《“山机”医院在南沙井村》作为村志附件34编在了村志中。
于绍年先生生前小照
以下是黄炳文、秦克荣同志采写的《“山机”医院在南沙井村》全文:
1948年10月,山东工矿部军工局卫生所在南沙井村成立,卫生所所长姓秦。1949年10月1日,建国公告就是秦所长在当天向村民宣布的。当时的大夫有李医生(日本籍)、贾医生等6人,另外医生助理多人,其中有张医助和刘医助。学医见习生多人,其中一名叫高宝香,还有一名姓韩,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当时还有一名给卫生所送水的工作人员叫李化俭(后提为山机职工医院院长),卫生所职工总数近50名。卫生所设在原秦宗江院内,其东屋一间是太平间。卫生所伙房设在黄岷山家中,医务人员散居在附近民居中,医疗对象主要是从战场上撤转下来的解放军伤病员。卫生所在南沙井村整一年,1950年春迁到石马,不久,又迁到了石炭坞(此为“山东机器厂职工医院”前身)。
文后,记录者黄炳文、秦克荣特别注明,“以上内容是曾见证过野战医院的村民于绍年口述,由笔者稍作整理”。
黄炳文(右)秦克荣(左)同志小照
看起来,问题似乎是解决了。实际上,对《南沙井村史》(1974年2月版)记载的“野战医院”到底是不是“山东机器厂职工医院”前身一直是有争议的。
《南沙井村志》定稿之前,编写组成员岳光彩同志曾提供了一份回忆材料《南沙井村(的“野战医院”)是淄博市第一医院前身》。岳光彩同志是村里公认的“好记性”,他的回忆也是“有鼻子有眼”,许多细节如果不是亲历恐怕编是编不出来的。虽然《南沙井村志》定稿时采纳了于绍年先生的回忆,但岳光彩同志并不认可于绍年先生的说法。村志修订版出版三年后的2024年7月,岳光彩同志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并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博川天地”向全社会征集相关史志资料,以正视听。
岳光彩同志小照
下面是岳光彩同志的《南沙井是淄博市第一医院的前身》全文:
1983年农历三月的一天上午,天气晴朗。在我村十字路上有三个外乡人,在村中老人于永清大爷的引领下,指指点点,边走边说,谈笑风生。逐地逐点探寻着当年医院的办公室、治疗室、药房等等。我在一旁听到他们谈论的内容感到好奇,便上前委婉的问道:“您们贵姓,是哪个单位的,你们来这里做什么?”听到我的问话,其中那个穿一身黑色中山装的瘦高个儿答道:“我免贵姓高。”他又指着另一个说:“他姓冯。”只见那位姓冯的同志,着一身灰色中山装,身材较矮,微胖。看上去,他俩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另外一个是报社的记者,他胸前挂着一台照相机,手里拿着采访日记本,边照边记。
客人热情的回答使我更热切地问道,“当年医院里的那个李大夫和李大娘还有他们的女儿现在好吗?”他们听到我问的问题感到很惊讶,说到:“像你这个年龄的人怎么会知道他们的情况呢?”我说:“小时候刚懂事时,就常听母亲说李大夫、李大娘的事儿。”“噢,原来是这样!”高冯二老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是淄博巿卫生局派来的,探寻当年医院在这里的情况,追溯第一医院的发展史,你们南沙井是淄博市第一医院的前身。”我听后,内心感到无比自豪。“你问的那个李大夫和李大娘,李大娘去世了,李大夫1974年回国了(日本人)。他们的女儿是属虎的,生于1950年,在你们南沙井村出生,现在在淄博481厂工作。”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野战医院的李大娘是兖州人,丈夫姓李,阵亡烈士,撇下了她和两个未满十岁的儿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无依无靠。领导上考虑到他们的这种情况后,就给他们组建了一个异姓一家的中国式家庭,男的到女家帮着拉人口。随李大娘姓李,人称李大夫。李大夫是一个日本战俘,反战分子,有着高超的外科医疗技术,表示愿为我军效劳,为了更好的让他为我军服务,经领导撮合,便与李大娘结为夫妻,后随军辗转。1949年春,来到我们南沙井村住了下来。李大娘与四邻相处甚好,听母亲说,我婴幼时期经常吃她的奶,并经常照看我。两家住处斜对门,关系处得很融合。1955年他们走后,我母亲还专程去博山后地医院看过她们。李大夫个头不高,微胖,黑呼呼的,络腮胡。由于中国话说得不通顺,很少与人交流,更不与周围房东打交道,性格有点孤僻。
高冯二老回忆说:“当时,医院救治的大部分是从朝鲜战场转送来的伤病员,伤势有轻有重。因当时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也有救治不过来的伤员,被临时掩埋在村东树行的沙滩上。医院在救治伤病员的同时,也给老乡们看病,军民关系处得非常融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全国军民普天同庆,南沙井村也不例外。军民联席在村东场,搭起了军民联欢、庆祝的大舞台,医院官兵们是这个大舞台的台柱子。联欢、庆祝大会开始,秦院长首先代表全体军民在联欢、庆祝大会上致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军民同欢同乐,载歌载舞,喜气洋洋,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驻南沙井村的医院,原本是华野部队的一所野战医院。1949年,因解放战争的形势快速向好,华北大部解放,部队疾速进军南下追击残敌,就将这所野战医院留在了地方。
照片左侧是野战医院“太平间”旧址
当时部队医院为啥选址南沙井?在革命战争年代,南沙井有着优越的战略地理位置,参军的人员多,群众基础好是重要原因。原中共博山县委领导人翟翕武、李东鲁、边首之等都曾活跃在金山区,长住南沙井村。驻西石马、北博山的日伪军,听说中共博山县委就在南沙井,曾于1941年农历6月29日、农历11月15日,两次突袭南沙井,妄图抓捕县委领导人,幸亏情报准确,才免遭于难。
当时,敌人叫嚣“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漏掉一个!”他们将党员村长苏荫愷、赵炳炎,党员农救会长栾尚书,党员妇救会主任周庆芳,及无辜百姓31人抓捕。党的几位负责人被捕后,敌人严刑拷打,宁死不屈,被敌人折磨的奄奄一息时,将他们掀进了青龙山的枯井,亲人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27名无辜百姓被拉到了东北下了煤窑,除岳怀明、刘绪谷二人钻电网逃生外,其余无一生还。所以,南沙井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高冯二老回忆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伤病员相对减少,医院迁至博山峨眉山后地。”
1958年春,中共淄博市委在博山成立,机关驻地在博山40亩地。从农村迁到城市的野战医院,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在博山地区初具规模,算是比较正规的医院,市委决定,该院是淄博地区唯一的规模性医院,就叫“淄博市第一医院”。1960年春,市委机关迁到张店。第一医院仍留在博山,这就是今天的淄博市第一医院,国家三甲医院。
交谈中听出,高冯二老是当年医院的中坚力量,年轻有为,血气方刚,是医院在演变中的证人,他们重游故地,豪情满怀,回想起当年的医院生活片断,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记忆犹新。
1956年,落实国家追认烈士英名的政策,部份烈士亲人在相关人员的引领下,来到了南沙井村东树行,起走了在这里长眠了几年的英灵遗骨,重新安葬,使各位烈士得到永久的安息。
勿忘历史,承前启后,展望未来,愿淄博市第一医院越走越远,越飞越高,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人民医院。
岳光彩同志在文后特别注明,“以上所述,系根据50多年来在日常生活中常听长辈们的接说,和我与高冯二老的直接交谈写成的。”
再次收到岳光彩同志的回忆文章,原《南沙井村志》编写组的黄丰年、秦克铸、黄炳文、秦克荣等同志,立即通过微信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认为:南沙井村“野战医院”的前世今生问题值得重新审视,如果这个问题能够突破,不仅《南沙井村志》相关内容需要修改,恐怕淄博市重要医疗机构的相关历史也需要改写。
基于上述认识,近一年来,编写组黄丰年教授曾几次专门到淄博市档案部门查阅相关档案,还通过各种途径与淄博市卫健委、淄博市第一医院、原山东机器厂职工医院档案部门取得了联系。然而,经过相关单位档案部门查档,均无南沙井村野战医院的相关记载。
黄丰年同志小照
编写组成员秦克铸所在单位的离休干部、原淄博师范学校校长高兆言(已故)同志,解放前在解放军胶东兵工厂参加工作,1948年随兵工厂搬迁到博山,成为“山东兵工总厂”职工。调入教育系统前,曾长期在山东机器厂(代号“732”厂)工作。秦克铸曾就山东机器厂职工医院的情况几次向他请教,遗憾的是他对职工医院早期的人与事并不熟悉。
不久前,秦克铸同志在“博山区档案馆特邀馆员群”里,看到了“山东机器厂1995年先进工作者表彰文件”档案,几大盒档案已经作为废纸处理。由此联想到,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机器厂职工医院前身的相关档案,迄今已经跨越七十多年历史,是不是也早已作为废纸处理了?如果是那样,南沙井村的“野战医院”到底是哪家医院的前身,恐将成为一个难解之谜了。呜呼!
编完这篇短文,编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南沙井村志》编写组虽然已经解散,但原编写组的同志们还是热切希望当年驻南沙井村“野战医院”的工作人员及其后代能够看到这篇短文,衷心期望读到这篇短文的读者广为转发,期待知情者能够在百忙中留言、回复,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给历史一个交代。我们热切期盼着知情者的回音!
来源:夕阳红似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