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近日,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辅导员工作好帮手▲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近日,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中队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知农辛·悟丰收”主题活动。队员们化身“秋日小使者”,在自然课堂中触摸丰收的脉搏,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秋天的魅力,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喜悦,传承农耕文化根脉。
初识“一粒米的旅程”中队辅导员为队员们揭开了现代农业科技的神秘面纱。她从“一颗种子的旅程”讲起,不仅介绍了水稻播种、生长、收获的全过程,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现代育种技术如何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稻种,以及智慧农业中的无人机施肥、灌溉系统等科技手段如何为丰收保驾护航。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种子深深埋进队员们心中。
队员们主动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节气与农事、传统农耕工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步,让“丰收”从一个抽象词汇,变成了承载着智慧与历史的立体概念。
在实践基地的气象站,队员们认识了各种气象仪器,理解了天气监测对农业生产的关键作用。这让他们认识到,现代丰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走进广阔的实践基地,队员们亲身参与水稻收割与脱粒。金色稻浪中,少先队员们弯腰挥镰,体验“锄禾日当午”的辛劳,深刻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重量,将珍惜粮食内化为自觉行动。
队员们将所见所感凝练于笔端,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方寸之间,既有稻谷的金黄,也有丰收的喜悦,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在汗水里读懂生活,用童心诠释着丰收的意义。
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成长,用心灵感悟传承。让红色基因与农耕文化薪火相传,让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在劳动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大地铺展着丰收的画卷。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感知耕耘的意义,体会收获的喜悦,江西省赣州市南塘中心小学以“享丰收之美,行劳动之乐”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沉浸式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感知农耕在农田的怀抱里,少先队员们开启农耕探索。他们观察作物生长环境,参与播种、浇水、施肥,亲身收割农作物。当稚嫩的小手握住农具,当饱满的果实收入篮中,丰收的喜悦在田间绽放。
文化传承,了解历史队员们还化身农耕文化小使者,收集农耕民间故事、诗歌谚语,制作成色彩斑斓的小报、绘画、手抄报。那些关于农耕的故事,在队员们的笔下变得鲜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谚语,也因手抄报的呈现而充满童趣。他们用稚嫩的创作,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智慧。
三、四年级的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捡拾作物的认真模样,了解秋收、晒丰收、拾秋的习俗。在自然与艺术的碰撞中,读懂秋天的农耕密码。
五、六年级的队员们变身农耕美食家,探索五谷杂粮、农家菜的制作。他们在厨房忙碌,将秋收的食材创意搭配、精心摆盘,与家人共享“丰收大餐”。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的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山楂采摘实践课!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采摘,更是一场融合了劳动、科学与数学的奇妙探索。
劳动实践 采摘的学问与快乐队员们化身勤劳的“小果农”,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饱满的山楂从枝头摘下,轻轻地放入篮中。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体验了收获的喜悦,更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爱护果树、如何完整地采摘果实。
几周前,辅导员带领队员们启动科学小实验:为几簇绿色的山楂果套上了神秘的黑色塑料袋,并定期打开观察记录。
通过这个有趣的对照实验,队员们亲身实践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设计实验再到观察记录。科学的答案,就藏在队员们每一次细致的观察笔记和即将进行的数据分析里。
数学应用 一棵树的“产量谜题”在采摘之前,数学思维头脑风暴就已经开启!面对满树的红果,辅导员提出了一个问题。 队员们分组讨论,各显神通,各种各样的估算方法,展现了丰富的数学思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队员们兴奋地将自己的估算值与真实数据对比。这个过程充满了思考的乐趣,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
来源:红领巾集结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