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日(周六)晚7点,我们邀请到导演、作家徐皓峰,携其新作《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中的导演课》,与世界首位女子九段芮乃伟,围棋职业九段、青少儿围棋教育家江铸久先生,于思南文学之家(思南公馆costa咖啡馆对面),展开一场名为 “坐功与长考——《红
人世是假象,何处寻真相?
在《红楼梦》的繁华与悲凉背后,曹雪芹究竟为我们布下了一个怎样的“无悟”之局?
2025年11月1日(周六)晚7点,我们邀请到导演、作家徐皓峰,携其新作《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中的导演课》,与世界首位女子九段芮乃伟,围棋职业九段、青少儿围棋教育家江铸久先生,于思南文学之家(思南公馆costa咖啡馆对面),展开一场名为 “坐功与长考——《红楼梦》的‘无悟’之境” 的深度对谈。
徐皓峰先生将以导演的视角,带我们捕捉原著中的人物逻辑与情节“力道”:“无法预知的人物,才是叙事的主角”。同时,且看芮乃伟、江铸久两位嘉宾从围棋的角度,为我们解答如何破解红楼谜题与人生棋局:“你是伟大的剧作家,也是入迷的演出者”。
让我们在文学与电影的碰撞中,开拓思维,一同潜入红楼深处。
活动主题
坐功与长考——《红楼梦》的“无悟”之境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1日(周六)
19:00-21:00
活动地点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思南公馆costa咖啡馆对面)
特邀嘉宾
徐皓峰
本名徐浩峰。导演,作家。
1973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
获奖电影作品:
《一代宗师》(联合编剧)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师父》获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刀背藏身》获第4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获奖文学作品:
《师父》获《人民文学》年度短篇小说金奖
《大地双心》入选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榜
《诗眼倦天涯》入选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中篇小说榜
芮乃伟
男女混赛冠军、世界首位女子九段。
1963年12月28日生于上海,1988年成为世界首位女子九段。1999年成为韩国棋院客座棋士,2011年12月回归中国棋院。
1986年中国个人赛女子优胜(第9-12共4届)
1993年第一届翠宝杯世界女子赛冠军
1994年第一届宝海杯世界女子赛冠军(第1、3-4共3届)
1999年韩国女流国手战冠军 (6-8、11-12、14-16共8届)
2000年第43期韩国国手战优胜(世界首位在男女混赛获得冠军的女棋士)
第一届兴仓杯世界女子赛冠军(第1-2共2届)
第一届东方航空杯世界女子赛冠军
2001年韩国女流名人战冠军(2-4届,6-12共10届)
2003年第一届正官庄杯世界女子赛冠军
2004年第五届麦馨杯入神最强战冠军
2006年第一届韩国女流棋圣战冠军(第1-3、5共4届)
2012年首届古韵吉首杯中国全国女子菁英赛冠军
2013年第11届中国建桥杯女子赛冠军(第11、15共2届)
2015年第三届全国智运会职业女子个人赛金牌
2017年第13届全国运动会围棋专业女子组冠军
头衔数总计41冠(含世界赛8冠,韩国女流全冠王(女流国手、女流名人、女流棋圣)6回)
2017年全运会冠军
上海市政协常委
2017年建桥杯冠军
2021年全运会混双冠军
2023年全国智力运动会上海队主力,团体银牌
2024年全国团体联赛上海队主力 团体银牌
八次个人世界冠军
一次男、女混合大赛冠军
江铸久
围棋职业九段、青少儿围棋教育家
6岁学棋,1973年11岁获全国儿童冠军 ,1977年获全国少年冠军 。1978年进入国家队 。1982年定为五段,1987年升为九段。 1985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连续击败依田纪基、小林觉、淡路修三、片冈聪和石田章,获得五连胜,打破日本棋界赛前预言,轰动一时。1999年4月成为韩国棋院棋士。2002年获韩国第三届麦馨杯九段战冠军。2011年9月回国,从事围棋普及教育。2017年应邀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做题为《围棋中的易经思想》的演讲。
参与方式
(活动结束后,会有签售环节)
不能来现场的朋友,
可预约线上直播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中的导演课》是徐皓峰对《红楼梦》的独特解读。作为作家兼导演,徐皓峰凭借深厚的文化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跨文学与电影两域,将曹雪芹与世界电影大师做比较,从细节上捕捉《红楼梦》原旨与人物性格逻辑。他对中国文化内涵、社会生活规制、世俗伦理人情的长期研究心得,与《红楼梦》相印证时,发现了与现当代流行解读不同的系列依据。通过细节捕捉与历史背景的深入分析,徐皓峰厘清后世误读,展现了原著的多重魅力。
上世纪初,列强环伺,为解救民族危机,国人形成了尚武之风,武术被称为“国术”,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尤以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代表了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
李仲轩先生以七十余年武学实践,讲述他所师承的民国年间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的言行、造诣,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林中人的生活实情、习武者特有的思维意识和为我中华所独有的身体训练法门。秘传与绝技之外,更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余音。
《高术莫用》是《逝去的武林》续篇。由“家世”和“武学”两部分组成。
前者由武学大家李仲轩(1915~2004)的后辈讲述自鸦片战争至今,李仲轩的父系和母系家族成员在历史大变迁中的个人命运,以及他们眼中李仲轩的性格爱好和生活细节。凸显了一支百年世系的血脉和文化传承。
后者是象形术探佚。象形术是民国武术顶尖高手薛颠的传世之作,已经湮灭半个世纪之久。李仲轩生前的最后岁月便是讲解象形术。本书根据薛颠《象形拳真诠》和李仲轩口传,对象形术进行了完整的阐释和解析。
《武人琴音》讲述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在各自时代的遭遇,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首次披露尚门韩传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喜峰口之战刀法。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