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70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这个秋冬,别再拿甲流当感冒看。从10月开始,医院的发热门诊就没消停过。一个个高烧不退、浑身疼痛的患者涌进来,其中不少是被甲流“击中”的。一些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老人,甚至因为并发症送进了ICU。
“今年甲流有点猛。”医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据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2025年秋冬甲型流感病毒活跃度显著上升,死亡病例也在增加。而更棘手的是,很多人对它的危险性,还没有清醒的认识。
很多人感染甲流的第一反应是:“不就是发烧咳嗽么?扛一扛就过去了。”
但医生最怕的,恰恰是这种轻视心理。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之一,传播速度快、变异能力强。有时候,它比你想象得更“毒”。
它不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而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甚至多器官衰竭的高风险病毒。尤其是老人、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一旦感染,病情可能迅速恶化。
去年冬天,某三甲医院曾收治一名68岁的糖尿病患者,感染甲流后4天内发展为病毒性肺炎,最终不幸离世。医生回忆说:“如果他能早点来,可能还有机会。”
甲流不是“感冒升级版”,而是一场实打实的病毒攻击。我们要做的,不是硬扛,而是科学应对。
如果你觉得自己以前也得过流感,但这两年感觉特别“扛不住”,你没错。医学界也发现,这一波甲流确实更具攻击性。
一方面,病毒的变异速度在加快。2025年流行的H3N2亚型,跟以往相比传播力更强、致病性更高。病毒变了,免疫系统却还没“更新识别库”,自然容易中招。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因为疫情防控,大家接触病毒的机会减少,整体免疫力出现“空窗”。看起来是好事,其实却让我们的免疫系统“生疏”了。
最关键的是,疫苗接种率太低。根据疾控中心数据,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不到10%。这就像是面对一场大雨,十个人里只有一个人撑了伞,其他人只能淋着。
面对越来越“狡猾”的甲流,医生们总结出一个简单实用的口诀:“三不吃,三坚持。”
你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实际上,很多人恰恰是栽在了这些“看起来没事”的小习惯上。
比如,有人一得病就暴饮暴食,想着“补点营养”;有人高烧还啃冰西瓜;还有人家里囤了一堆抗生素,生病了就自己配药吃。结果,不仅没好,反而更重了。
医生的建议很明确:甲流期间,别乱吃、别硬撑、别自作主张。
而在饮食上,高糖高油的东西暂时放一放。炸鸡、奶茶、甜点这些“快乐食物”,虽然能解一时嘴馋,却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恢复。
至于那些寒凉的食物,像冰饮、生水果拼盘、凉拌菜,最好也别碰。身体正在“打仗”,你却给它“降温”,只会让免疫系统更吃力。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别乱吃抗生素!甲流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杀的是细菌。滥用只会破坏肠道菌群,反而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治疗。
相比“生病了怎么吃”,医生更看重的是——你有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每年秋冬,都是流感疫苗的接种季。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那打疫苗,不是建议,而是刚需!
流感疫苗不是百分百防感染,但它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就像给身体装了一层“防火墙”。
如果你还在犹豫:“我身体一向好,没必要打。”建议你换个角度想:你接种疫苗,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或孩子的,一人中招,全家“躺平”的情况并不罕见。
除了疫苗,日常防护也不能松懈。虽然大家对戴口罩已经“疲劳”了,但在医院、地铁、商场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口罩依然是最有效的防线。
勤洗手、勤通风、注意休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细节”。
甲流的“前奏”往往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喉咙痛、发烧、全身酸痛。但它的“节奏”快,变化也快。
医生建议,一旦高烧超过38℃、伴随剧烈头痛、肌肉酸痛或呼吸困难,别犹豫,尽快就医。
越早确诊,就越有机会用上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用药窗口期在48小时内,早点用,效果明显;拖得越久,效果越差。
特别是老人、孩子、孕妇、有基础疾病的人,哪怕症状不重,也别轻视。因为他们的病情,往往说变就变。
每年都有一些因为甲流失去生命的病例,而这些人原本可以被救下。不是医疗不行,而是他们来得太晚,或者根本没意识到危险。
甲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低估它。
记住医生的话:不管你多大年纪,三不吃,三坚持,别大意。
不吃什么?
高糖高油的食物:加重负担寒凉生冷的食物:刺激呼吸道抗生素乱吃:掩盖病情、破坏免疫坚持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保护自己和家人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传播风险休息+清淡饮食:助力身体恢复参考资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第41周流感监测周报》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成人流感诊治专家共识(2024年修订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2026年度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来源:中医益肾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