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最狠的因果律:占便宜的人,终将吃大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4:07 1

摘要:《资治通鉴》开篇就道破天机:三家分晋时,智伯瑶仗势勒索韩魏土地,得手后又索蔡皋狼。结果韩魏赵联手反杀,智氏全族覆灭。占便宜的最高代价,往往是连本带利赔上身家性命。

司马光写尽千年兴衰,最后发现所有王朝崩塌都逃不过四个字:贪小失大。那些算计一时便宜的聪明人,最终都栽在了时代的账本上。

《资治通鉴》开篇就道破天机:三家分晋时,智伯瑶仗势勒索韩魏土地,得手后又索蔡皋狼。结果韩魏赵联手反杀,智氏全族覆灭。占便宜的最高代价,往往是连本带利赔上身家性命。

战国时燕王哙羡慕尧舜禅让之美名,硬把王位让给子之。结果齐国趁机入侵,燕国大乱。贪图虚名反而丢了实权,就像现在有些人为了“人设”透支信用,最后人设崩塌时比从未拥有更狼狈。

汉武帝盐铁专卖,看似充实国库,实则扼杀商业活力。到东汉末年,国库反而比文景时期更空虚。占尽资源的人,往往最早被资源反噬——就像垄断市场的企业,最后都死于创新乏力。

王莽篡汉时处处效仿周公,连礼仪细节都复刻。但刻意表演的“德行”骗不过人心,绿林军攻入长安时,他还在抱符命祈求上天。假仁假义占的便宜,迟早被真相戳穿。

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节度使个个拥兵自重。朝廷为安抚他们加官进爵,结果节度使反而更肆无忌惮。对恶行的让步,永远换不来感恩,只会喂养更大的贪婪。

南朝刘子业残杀宗室,以为屠刀能巩固皇权。结果在位不到一年就被叔叔推翻。用暴力占的便宜,终将被暴力收回——职场中靠打压同事上位的人,最后都成了团队里的孤岛。

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把朝政交给李林甫。看似轻松占得太平天子便宜,结果安禄山范阳起兵,差点葬送大唐江山。所有命运馈赠的安逸,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本可功在千秋。却因急功近利滥用民力,最终引发天下大乱。把时代红利全算作自己本事的人,往往在潮水退去时摔得最惨。

楚汉相争时,项羽战无不胜却吝啬封赏。韩信评他“妇人之仁”,最终众叛亲离。舍得让利的人才能聚人心,处处算计的人终成孤家寡人。

司马光在全书结尾点题:公元959年后周世宗英年早逝,原本统一的良机功亏一篑。看似偶然的悲剧,实则是常年征战透支国力的必然。违背规律走捷径,终会被规律惩罚。

读完整部《资治通鉴》会发现,因果报应比史官笔法更精准。秦始皇焚书坑儒,秦朝典籍反而最早散佚;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曹家最终被司马氏如法炮制。

那些以为能钻空子的人,其实都在为自己的结局写伏笔。就像司马光告诫的:“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敢占便宜——因为历史这本账,从来都是零和游戏。

来源:临渊羡鱼一点号1

相关推荐